已经过六级的女士们先生们,请给我一些建议。你们有什么想法交流吗?

1.心理准备。

你可以考好四六级,但是口语不一定能考到B甚至C。这很正常。四六级是综合测试,不代表你英语学习的每一部分都很完美,尤其是口语。我一直觉得,一个大学生在外面,代表的是他的大学,应该有一个好的面貌,所以要超然自然,即使不能荣辱不惊,至少也要坦然。

2.热身。

考试前会把所有考生随机分组,一般是三人一组,这样可以给你一些时间交流。这叫热身。你的对手来自全省各地,学习经历各不相同。就算作为一般朋友聊天,也会有所收获。每个人都是英语爱好者,都是英语学习的领导者。应该有很多人说同一种语言。我当时的一个合伙人是有工作经验的研究生。是一个比我低一级的小女孩。我们在性格、经历、人生目标等方面完全不同。虽然他们的英语口语一般,但我们还是聊得很开心,因为我们知道我们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人,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每个人的口语都有自己的特点,很少有考生的发音完全标准。所以要在给定的时间内尽可能熟悉对方的发音特点,基本了解对方的性格,对对方对话题可能的反应心中有数。因为最后一部分可能是你平时没考虑过的问题,或者准备的时候没排练过,但是你不能惊讶,更不能被别人的论点惊讶。所以了解它们对你来说很重要。

不要低估你的伴侣,不要冷漠拒绝交流。如果到了你回应他发言的时候,你不知道他在说什么,那你就惨了。和一个完全陌生的人说话,即使用中文,也可能会遇到不知道说什么的情况,更别说英语了。所以热身吧。想聊聊。开心的,投入的聊天。题外话:我考BEC的时候,只有一个搭档,一个女生,看起来不是很内向,但是拒绝和我说话,虽然老师给了他们一些时间互相了解。也许是觉得尴尬,她只是去和她的同伴用中文聊天。口试的时候就发现问题了。她属于声音很重的那种。我听她说话有些困难,只能猜测。最后一部分是商业宣传案例。我们的规划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方向,她说的核心问题我也不是很清楚。我根本无法跟随她或让她同意我。她大概没有经历过类似的考试,完全不配合我,所以最后没有达成一致。但是考完试,我终于明白了她的意思。最后,虽然口语部分一般,但总分勉强令人满意,否则我一定会有冲动来找她算帐,因为如果我在BEC考试中有任何一部分不及格,总分就会失去。因为失败!这次考试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时下着大雪,她的名字至今记忆犹新!

虽然四六级口试可以说是无足轻重,别人不会因为你成绩的好坏而记住你,但是不要因为你缺乏合作精神和团队精神而让别人记住你!

3.考官。

主考人是两位老师,其中大多数是女性。如果这几年英语教育还有少数男老师,你的两个考官可能都是女的。老师不会无动于衷,你会觉得他们有体现职业道德的笑容。我当时就是这种感觉。反正会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你的紧张情绪。

在你演讲的任何时候,他们都可能打断你,问你问题。不要紧张。这是你进一步展示个人魅力的机会。正是因为这个原因,逃避问题的人不如让问题发生然后解决问题的人受人欣赏。如果你真的很紧张,就不要把他们当老师。他们和你的接触只有几分钟。之后,你们就完全陌生了。把他们当成英语角的陌生人,当成路上向你问路的外国人。大胆随机处理!

4.自我介绍一下。

这个得准备,既然有准备的机会。一开始就是自我介绍,最好有特色,生动,因为关系到第一印象。你第一次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很可能会在考官的脑海里持续到最后一刻。即使你在下面的环节做得非常好,要重新排列你们三个在老师心目中的印象,仍然很难,虽然不是不可能。

虽然是有时间准备的事情,但是尽量不要弄得太复杂冗长,这样反而适得其反。控制在给定的时间内。不要为了用一些可能会增光添彩的句子,而把简短的话搞得复杂、夸张、不自然。不要在自我介绍中撒谎,不要刻意把自己描绘成一个优秀的大学生,要真实。真实的才是感动。一个人的外貌、穿着、言谈、表情,一定会以非常快的速度向外界传递关于这个人的信息,所以不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毫无保险地撒这么大的谎,否则你会失去一些东西。

不要看起来那么自由,真实自然一点。我不知道老师们会不会真的因为这个而亮出自己的分数,但是我喜欢一个初次见面的人表现的很自信。至于幽默感,如果我是老师,我不希望眼前的孩子太幽默。可能他们太幽默了就不幽默了,反而在搞笑、搞笑、紧张的时候自我安慰,会让别人觉得奇怪。

集中注意力。

其实专注应该是自始至终的,最好认真听每一个伙伴的发言。所谓准备不必要,以免突然给你打电话,你却不知所措。我考试的时候遇到的研究生是南方人,英语口语基本是初中水平,大概在最后一部分。他根本说不出话来,开始说一些很私人的,绝对不着边际的话,比如我英语口语不好,我刚来锻炼,然后老师突然转到我这边,让我开始讨论我的部分。事实上,我应该是最后一个。还好我当时很有兴趣的听了那个人的发言,不然我可能都没意识到顺序出了问题,轮到我了。当然这种情况一般不会发生,但是老师让你评论别人的发言也是有可能的。一切皆有可能。考试时不要分心。

6.回答问题。

学会用开放的方式解释问题,不要只是简单的回答。这可能是很个人的问题,也是习惯问题。但是考试时间有限,老师可能会示意你做进一步的阐述,所以当你看到问题的时候,要对各种因素有一个比较完整全面的了解。不要给出太让人惊讶的答案,尤其不要表现出新一代人什么都不在乎。最好是成熟的,有条理的,逻辑的,讲道理的。你们都是大学生了,不再是懵懂的大一新生了。不要在一些简单的问题上那么幼稚无知。

7.共识。

懂得合作。知道如何通过合作获得成功。最后一部分主要考察这种能力。在讨论过程中,不要对你的对手表现出不屑、冷漠,甚至粗鲁。不要在讨论中占用大部分时间,这不是成功的标志。学会引导对话,学会引导他人,让最后的结论水到渠成。这是大师。不要争论到最后,要学会如何结束。不要在时间到之前沉默,那就亏了。

8.相机。

相机不是什么新东西,只是一个黑色的小玩意。不要被他吓倒。如果不是很感兴趣,就不要一直看那个小东西了,不然片子出来会显得很可笑。不知道最后的成绩是不是真的取决于录像过程,因为老师要当场给一定的分数。

9.为英语角做准备。

我对英语角持中立和积极的态度。首先,英语角不是一个神圣的地方,不是所有的都是专家,所以你不必害怕出丑,也不是所有的都是新手。你总能遇到一些英语口语流利,容易沟通和相处的人。

大三的时候去外语角的次数比较多,心情时不时会有变化。我和一个历史系的学生聊了大概半年,都是在周五晚上。他是那种要出国的孩子,所以对英语学习一直保持着热情。因为性格开朗,也算是一个好学的人,有点收入。每次聊天都觉得很充实。聊得开心的时候也会用中文,周五之外也会交换一些英文书和资料,真的蛮有收获的。有时候觉得真的很无聊。怎么我遇到的都是情话和口语?普通人,然后转身离开。总觉得图书馆前的英语晚会比较吸引人,很少去挂外语角牌子的地方。感觉不是很清楚,好像连那里的人都很无聊。

有时候有外教,但不是所有外教都有标准的英式和美式发音。如果遇到非欧美外教,也许最好不要去凑热闹。他会让你学他类似穆沙拉夫的发音,误导你。而且一个周围人很多,你可能只会因为听而得分。其实还是找一个水平差不多或者稍微高一点的同学聊聊比较好。

以上是题外话。但是考前去那里和人交流一下还是不错的,尤其是对于那些一直不屑或者不敢去的人。

10.简单。

口试可能不太容易也不太难描述。它对词汇没有具体明确的要求,也没有非常实用的方法来衡量口语水平,最终的结果也很难说是绝对公平公正的。但就像在英语角,不同的人对同一个话题总是有不同的态度,用不同深度的词,给出不同的结论,给人不同的印象。简而言之,英语口语测试没有简单和容易的衡量标准。也许一个高中生因为熟练运用基础词汇会拿到A级证书,一个知识渊博能准确翻译专业论文的研究生因为英语口语不好可能连C级都拿不到。试试看。当时我一定觉得这是一个很简单很一般的小考试,甚至让你对它产生了轻视和鄙视。但是成绩出来之后,或者过了一段时间,你会觉得参加这样的小事其实挺有意思的。

11.时间。

考前记住时间地点,弄清楚坐哪路公交车,如果准备打车,记住考试地点的名字,让司机不知道在哪里。运气不好的话一大早就到了,然后一直到中午12才走出门。那时候我太倒霉了。世界上最痛苦的事就是等待,就是等待这么一件小事的发生。考试期间不允许你出来。你必须等到你的小组完成考试。所以你最好带上足够的水,免得口渴影响发挥,带上纸巾,说不定会出汗。如果朋友跟随,让他们做好心理准备,带上足够的杂志或者报纸!

12.报名吧。

不管四六级是符合考试要求还是之前的,都可以报名,因为我不知道考试年有口试,然后就报名了。如果你达到了四六级的要求,那么无论你报哪个年级,成绩都是一样的。四六级没有区别,可能也没必要。当时先报了四级,因为成绩比较好。后来怕证书或者考试流程不一样,去教务处改了六级,结果浪费了很多精力。说起来挺丢人的,这么个小东西当时还是很受关注的。希望别人不要再犯这样的初级错误。

结束语

考试本身不值得让人感到紧张。正常就好。真的不是什么重要的考试。这个证书不是很难,甚至你一辈子都用不到。所以能拿个A是可喜可贺的,这是对你英语口语乃至人格的肯定。没有拿到证书只是一个正面的打击,可以全方位的刺激你学习英语,对你以后的发展是有好处的。

以上是个人对四六级的认真讲解。肯定有夸大的地方,因为夸大一些东西是不可避免的。其实我只是希望看这个帖子的人能得到一些好处。希望最终决定参加这次考试的人,在这场战斗中取得成功,在以后漫长人生中的诸多考试中,越来越勇敢,百战百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