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的写作秘诀:英语最重要的是清晰自然。

这是林语堂《活着的重要性》中关于阅读艺术的一小段话。

这是王先生典型的写作风格——简洁却精致的英语白话。这位研究中西文化的学者、作家、语言学家,仅英文就出版了36本书。

从65438到0938,他的第二本介绍中国文化的英文书《生活的艺术》曾连续52周高居美国畅销书榜首。

可以说,他的英语水平并不逊色于那些母语为英语的作家。他从来没有忘记帮助中国人提高英语水平。林语堂历时五年编纂的《当代汉英词典》适应了现代的需要。《启蒙英语语法》被认为是迄今为止最适合中国人阅读的英语语法书。

他主张:“学习英语的目标只有清晰自然。”任何不以英语口语为基础的人,都写不出平实、自然、熟练、地道的英语。“从林语堂的英文作品中不难看出,他本人就是这一点的坚定实践者。

他举了几个例子来说明:比如说我们说非常崇拜某个人,我们一开口就可能说我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但是,把这样一个深奥的词用大大代替,就是自然英语了。如果你想更进一步,你应该用我向他脱帽致敬。因此,他奉劝国人“摆脱古人‘大惊小怪’的观念”,回归本真,才能学好英语,写好英语,用好英语。

他从中国人学习英语的实际问题出发,提出了一系列英语教学和学习方法,至今仍值得借鉴。相关内容很多,而且是用民国风格写的,读起来有点吃力。用简单通俗的语言和自己的理解,把主要的学习方法总结如下,供大家参考。如果你很着急,就看看副标题加粗的部分。

学习生活英语

我们应该致力于学习现代灵活的英语。目标对了,方法就不会错。避免专注于迂腐的词汇、死板的语法和呆板的发音。

2)听、说、读、写并重

比如,对于中文里不是亲密朋友的人,总是避免使用“你”或者“XX先生”这样的字眼,而在英文里,一般使用you。再比如英语的wife,经常翻译成“老婆”,但相当于中国的“老婆”、“老婆”、“老婆”,甚至“女人”。

这些例子表明,语言不是独立存在的。没有听、说、读、写,就没有语言。如果你只专注于任何一个方面,那你学的就是“偏瘫脸,超脱心”的英语。遇到生词,一定要听、说、读、写结合起来,提高学习效率,更容易记忆。

3)口语很重要

口语在听、说、读、写中尤为重要,尤其是初级阶段。能读会说只能说是偏瘫英语。即使目的不是说,但说对英语学习其他方面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原因如下:

首先,这是最简单的学习方法,以获得更多的实践和锻炼。

第二,说英语使人在不知不觉中学习英语语法。时间长了,脱口而出一句话,就不知不觉掌握了语法,写作时就不用计算用什么主格宾格了。

第三,说的自然的话,很少有堆砌生疏词语和矫揉造作的弊端。这样写出来的英语单词能让人读懂。英语写作必须以说为基础。

第四,英语单词的语气和抑扬顿挫需要大声朗读才能理解。阅读能力不好的人是无法完全欣赏的。所以多练习说英语,也有利于以后琢磨英语文学的美。

4)注意模仿和背诵。

因为不断的模仿和反复的练习,孩子学语言很快。英语学习之路也在这里。

模仿整个句子,而不是单词。背诵就是模仿后反复复习,一定要读得通顺,脱口而出。

比如不定冠词A和定冠词the,对于这两个冠词的用法和省略,很多人都不完全确定,这说明和上课听到的语法完全不一样。学英语的时候,一定要把整个句子咽下去,然后再吐出来。流畅之后,写出来的字一定要流畅,发音正确,语法通顺。

推荐方法:

每天选择两三个句子(发音一定要正确),反复背诵。经过半年的练习,我的英语能力一定会有很大的提高。

5)一定要有写作练习。

英语写作的进步离不开听、说、读。

6)词汇量丰富,运用自然。

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词汇就是语言本身的内容和基础。如果英语词汇量不足,表达者将无法表达自己的意思,但另一方面,虽然词汇量足够,这也是林语堂从不提倡的。中国人学英语喜欢用抽象的长词,但真正好的英语简单流畅,带一点八卦或客套话的味道,英语里叫土的味道。只有真正懂饮食的人才知道“尝遍天下美食,不如尝一颗菜根甜”。

推荐方法:

英语学习者必须注意简单和普通的词汇用法。这些词是最真实、最原始的英语。

7)从阅读中学习常用成语。

学习英语应该从常用成语开始。学好了它们,插入抽象的单词就不难了。要尽可能地吸收常用的英语习语,我们应该阅读史蒂文森,狄更斯,贝内特的小说,切斯特顿,肖,海伍德·布朗,希莱尔·贝洛克的散文,以及其他戏剧,游记和信件。

8)多读现代英语。

一本好词典,比如《简明牛津词典》,是从当代报纸上取材,或者是作者自己写的,而不是从经典著作中引用,包括莎士比亚和弥尔顿。

推荐方法:

如果看不懂日常报刊杂志等英语,有很多现代游记、对话、访谈、笔记、书信等简单的文章可以作为阅读材料,比如日常应用会话。

9)不要忽略熟悉的单词,多复习生词。

语言学家通常将词汇分为四类:听力词汇、口语词汇、听力词汇和写作词汇。也可以分为主动词汇和被动词汇。

听得懂的不一定会说,会说的不一定会用。比如你能读莎士比亚,你不一定能用莎士比亚文章里的词。一般来说,你能认识的单词比你能用的多。但严格来说,只有会用,才能真正掌握。

词汇学习的误区在于满足于记忆新的否定词,而忽略了熟悉词的用法练习。这就造成了大量词汇一直“似曾相识”,却没有确切的认知,事倍功半。中国的翻译经常开的玩笑是关于it、follow、please、as等普通词。

词汇的陌生体现在阅读和写作上。

推荐方法:

听说词汇主要是通过听说练习获得的,而阅读和写作比较复杂。“扫盲”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新单词不要一次背完,否则不会长久。多见几次,自然就记住了,用起来了。再笨的学生也不会忘记自己看了七八遍的东西。

精读和泛读相结合。

现代语言教师认为精读和泛读一样重要。同时,“背诵”和“默读”(也叫“快速阅读”)也有区别。精读虽然重要,但是阅读的文本有限,再详细也不会有好成绩。最好几种方法结合使用。初级阶段适合精读,之后一定要越读越多。不仅要读得好,还要读得快,读得多。

推荐方法:

在精读中,你必须彻底理解相遇这个词的用法和本质,然后才能放弃。辛苦,但收获很大,而且好记,灵活运用。其实任何语言的学习在这一点上都是相通的。

在泛读中,好的单词和句子也可以随时默读。还有,不要轻易放弃生词。如果你能在接下来的两年里努力的话,你的阅读能力可以发展的差不多了,英语写作也足够了。

11)语法是必须的。

迷信语法不好,不学语法也不对。因为语法不仅仅是一些空洞的法律法规。背表格、背规则并不能让人写出好的英语,但是适当的学习绝对是有益无害的。语法可以提高学生使用英语的能力。“自然而精确的观察胜过没有观察的无知,系统的练习胜过没有系统。”

推荐方法:

1.仔细观察:规则是通用的,但词语的用法是个体的,需要处处注意。

2.系统研究:观察一定要系统,所以要专门研究语法书。学习英语,首先要了解英语的意象系统。一本好的语法书可以指出这些意象和汉语的区别。

3.养成习惯:彻底学习语法的人不一定能写出好的英语。学生被动理解语法后,还是会用正确的语法造很多句子。所以要以常见的句子为重点,反复练习,直到运用自如。

你必须努力写好英语。

写文章的基础是基于所有的英语学习工作。学习外语需要决心,需要努力,需要夜以继日的阅读,这样你写出来的东西才能和外国人一样。即使他做不到这一点,他的写作水平仍然取决于他平时的阅读对话和其他努力。

日常会话不难学。

我们原以为俄语很难学,但一个在哈尔滨为外国人做裁缝的不识字的中国人却说得很流利,证明了外语会话并不难学,只要有足够的练习机会。因为日常对话用词极其有限,所以还是那些。

一般来说,我们不会说英语,只是因为缺乏语境,也就是现场练习。我已经提到了如何创造语境的问题。可以参考我的第一篇文章《你还在坚持自学英语吗?》)

14)听、说、讲

耳朵直接听到,嘴巴试图模仿。所谓看一看说一说的方法。纠正发音错误后,一定要反复练习,直到习惯为止。科技进步让这变得容易多了,当我们模仿发音的时候,我们不仅可以听到,还可以直接用眼睛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