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天府大堂介绍

顺天大堂

在我们的影视作品中,经常会出现政府在审理案件的场景。宽敞的大堂里,正面正中有一幅画,上面是一座海崖,托着一轮红日,象征着海燕和鹤庆,上面挂着一块金匾,上书:“清廉”。现实生活中的官厅是什么样的,现在哪里还能看到它的遗迹?位于鼓楼东街东宫街,已有上百年历史的顺天府堂,至今仍保存完好。据悉,相关部门正在组织抢修。

据史料记载,顺天府堂建于元代,位于鼓楼东街以北。700多年前,袁建都北京,并建有举世闻名的大都城。管理大都城的部门叫大都路。起初,大都路办事处无处办公,就在一个大庙里凑合着。后来,它买了一个姓周的家庭的19亩土地,并建立了这个办公室。司衙明代重修,五檩五厨,中堂三间。正门三重,各三间,外加东、西房58间。正统十四年修建,景泰三年完工,* * *用了三年多。自辽金定都北京后,辽称尤都府,后改称西晋府,金大兴府,元朝称大都路,后改称北平府,明朝称顺天府,清朝用顺天府。辛亥革命后,顺天府于1914年改为京兆,建立京兆尹。直到1928,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取消京兆。从元朝到民国初年,这里一直是治都之地的首府,进出这里做生意的“公仆”很多,以至于这条街后来改名为东宫街。

从古至今,都非常重视首都这一重要的都城,特别是到了清朝,雍正帝亲自为顺天府题写了一个匾额:“肃清吉电”,泛指北京所辖区域。雍正还为顺天府御书写了一篇训诫:“吉殿首善之区,必须清净清净,方能使四方观之。不老实不老实的人也能胜任。”在提督的配备上,也是差别很大的,需要任命有威望的礼仪或亲王兼任。据《春明梦记》“旧制三品衙门用铜印,顺天府用银印,诚而重之”。

按照旧制度,顺天府有提督一人,知府一人,总督一人,判官一人,历练一人,镜像一人。大兴、宛平两县归其管辖。康熙十五年,昌平、良乡等十九郡划归顺天府管辖。50年代以后,北京进行了大规模的建设,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现代建筑鳞次栉比,顺天府大堂已经很少被人提起。幸运的是,这个顺天府大堂被保留了下来。后来,这个地方被东城教育学院占用,命名为“付雪胡同小学”。当时,这个办公室大厅被用作开会的小礼堂。上世纪90年代,我经常来这里开会。后来听说这个礼堂是顺天府大堂,看到东山墙上镶嵌着一个石雕,上面写着:“原顺天府大堂”,就确定了。仔细观察,屋顶、砖、木等主体结构仍是原来的样子,只是门窗换成了现代的玻璃钢窗户。大堂面积约200平方米,东西宽约20米,南北深约10米。如果按照当时宫廷的设施摆放,应该是非常宽敞明亮的。我在这里开会的时候,思想是“心不在焉”的。回想起来,这是一个决定许多人命运的重要地方。虚弱的官员坐在大厅里,在官员们的咆哮中许多错误的案例被抛出;清官坐在这个法庭上秉公审判,多少冤案在这里得到了解决...这一古迹的保存,将使北京地方治理的脉络得以清晰传承,可视为无价的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