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实施新课程标准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
在近几年的新课程改革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将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渗透到学科教育教学中。所谓情感态度,是指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兴趣、动机、自信心、意志和合作精神等相关因素,以及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祖国意识和国际视野。随着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兴起和发展,语言教学中的情感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教育的目的不仅应包括认知的发展,还应包括情感的发展,是全人的教育,旨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达到这个目的,就要统一认知和情感。在我们现实的英语教学中,一方面过分强调大脑的理性和认知功能,忽视非理性的发展,忽视学生的情感因素,轻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情感态度的体验,造成情感落差。这种倾向表现在语言教学中过分强调语言的认知因素,而忽视了情感因素对语言学习的影响。这也是教学过程和效果不佳的原因之一。另一方面,很多独生子女,受家庭教育的局限性和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自制力差,对学习缺乏足够的兴趣和信心,没有激情和动力,生活安逸,没有人生目标,心理素质薄弱,由于学习的压力和负担,情绪和态度受到压抑。
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还要关注学生学习情感和态度的发展,从而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动力,帮助他们建立成就感和自信心,在学习过程中发展他们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提高他们的人文素质和英语语言文化素质。
第二,情感态度与语言学习认知密切相关。
俗话说: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不管做什么,只要有积极的情绪,就一定会有成果;只要你有认真的态度,你就会关注成败的细节。因此,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情感态度必将使他们在英语学习中取得成功。教育教学的过程既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心灵碰撞的过程,更是学生沐浴教育之爱的过程。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激发他们积极的情感态度呢?德国著名教育家陀思妥耶夫斯基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和技能,而在于启发、唤醒和鼓励”。所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从感情入手,以感情换感情,对感情充满激情,才能打开学生懵懂的心灵,奏响教学艺术的美妙乐章。
心理学研究表明,情绪是人脑的一种功能,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及其相应的行为反应。学习者的情感态度会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任何满足人的需求或者能够满足其中一部分需求的东西,都会引起人的积极情绪,包括兴趣、动力、自尊、自信、快乐或者惊喜。积极的情绪会直接或间接地促进英语学习。例如,拥有乐观开朗的性格有助于学生积极参与语言学习活动,获得更多的学习机会;强烈的学习动机、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大胆实践的精神有助于学生增强学习效果;坚强的意志和强大的自信帮助学生克服他们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反之,不符合或阻碍人的需求的事物,就会引起负面情绪,包括焦虑、抑制、恐惧、愤怒、胆怯、抑郁、厌恶等。在英语学习中,负面情绪不利于学生潜能的开发。如果害怕与同学、老师交流,对考试过于焦虑,或者过于紧张而无法用英语思考、流利表达,导致缺乏积极的情感态度,对学习失去兴趣和信心,学习效果自然不尽如人意。
新课标所列的情感都是积极的情感,有利于学习,有利于调整学习态度,有利于培养学习品质,有利于增强学习动机和学习主动性、目的性,有利于促进师生的参与和和谐发展。影响学习的负面情绪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帮助学生克服的。因此,笔者在英语教学方面做了一些探索,愿与同仁共同探讨。
第三,如何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情感态度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情感纽带。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人的认知活动总是伴随着一定的情感因素。当情感因素被压抑甚至抹杀,人的自我创造潜能就无法得到开发和实现。只有真正的尊重个体,了解学生内心世界的态度,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因此,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实施新课程理念、培养积极情感态度、满足学生积极情感心理的基础。
1.教师改变他们的角色。要平等对待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你喜欢他,关心他。有时候一个善意的微笑,拍拍或碰一下学生的肩膀,一个鼓励的眼神都能让他感觉到你关心他。教师也要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着装要简洁生动,肢体语言要丰富生动,要有洋腔洋调。宽容学生的错误,用鼓励的语言让他们感受到学习成功的快乐。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俗话说:“亲师而信其道。”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应该是师生平等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将从“居高临下的权威”变成“平等中的领袖”。教学应致力于创造一种无拘无束、轻松愉快的心理氛围,解除学生的思想顾虑。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与学生学,将让位于师生之间的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体,从而相互学习。转变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更新教育观念,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为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铺平道路。
2.多表扬它的闪光点,少批评。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缺点,了解学生的优缺点,真诚地表扬闪光点,真诚地改正缺点。被接受和认可的心理,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你说他可以,他就可以;你说他不行,他就不行。这个原则也符合现在流行的“赏识教育”理论。孩子一旦得到老师真诚的表扬,就会产生积极的情感力量,因为孩子有一种表达自己的欲望。他们得到的表扬越多,就越希望做得更好,渐渐地他们的行为习惯、思想表现、知识水平就会更接近老师的期望。总之,一个不会表扬学生的老师是不会受到学生欢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