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概念英语是初中生的绝招:如何做到完美衔接?
孩子从小学进入初中是极其重要的一步,家长非常重视。前几天,在哈尔滨成功英语学校,前来咨询的家长问了很多细节问题:“中学的学习强度有多强?”“如何缩短孩子进入中学后的不舒服期?”“如何帮助孩子打好整个中学阶段的基础?”初高中的完美衔接,对家庭教育、老师教学、学生自身都有重要作用。中学和小学的学习方法有很大的不同。对于老师来说,要努力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要克服学习路上的第一个困难,需要学生不懈的努力。专家提醒家长,对孩子的关心不应局限于成绩,而应在情感上给予足够的关爱,加强对孩子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潜能的挖掘,同时也要注意培养孩子解决生活问题和独立学习的能力。【学生案例】小学优秀生,进入初中无意读书。张是一个快乐活泼的女孩,小学时学习成绩一直领先。所以她父母对她比较放心,觉得她进入初中后应该会继续一帆风顺。然而,开学不久,小张就抱怨说,初中没意思,老师没有小学时那么亲切,同学之间也不再那么亲密。然后,老师打电话来,说张上课思想不集中,作业质量不高,成绩大不如前。孩子也很无奈:“我知道自己退步了,也很焦虑,但是就是学不会。”面对女儿的这种情况,父母陷入了迷茫,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温柔的孩子到了初中性情大变,林小学的学习成绩也是中等偏上。他性格温和,很受长辈和同学的欢迎。可是,这么可爱的小男孩,到了初中气质大变。作业拖拖拉拉,沉迷游戏,经常无理取闹顶撞指责父母。老师反映林抄作业,平时小测验很难达到及格线。他喜欢在课堂上走神,不喜欢和同学交流。看着林同学这些突如其来的变故,他的父母颇为心疼。【成功英语老师点评】新概念英语班高级教师李老师表示,以上两种情况是学生在前期学习中经常遇到的。初中阶段是一个孩子身心成长的分水岭,需要家长和老师的正确引导。初中学习突出了课多、书多、老师多的“三多”局面,让很多学前儿童不堪重负;同时,中学老师一般不会像小学老师那样重视学生,学生的情感依赖得不到释放,也容易产生心理上的不良变化。对此,陈老师建议家长重点培养孩子以下学习习惯:预习和复习预习可以让孩子带着问题到课堂上来,更好的听老师讲课。既培养了孩子的自学能力,又提高了孩子听课的兴趣和效果。复习的目的是“温故而知新”。德国心理学家创造的艾宾浩斯遗忘速度曲线表明,遗忘是有规律的,先快后慢,复习其实是为了对抗遗忘,巩固所学知识。独立解决问题的家长可以引导孩子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勤于观察,善于思考。经常和孩子提问讨论,鼓励孩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当孩子有困难需要帮助的时候,家长不要敷衍。应该耐心地启发和热情地鼓励他们,努力让孩子觉得自己是在父母的指导下独立完成的,让孩子体验到战胜挑战的快乐。随着中学课程内容的增多和复杂化,对课堂笔记的要求也提高了,要求学生跟上老师的思路,在课堂上抓住重点,课后进行组织,做到全面有序。科目作业要提前安排好,学习工具要有规律的收拾好,书本和杂物要按一定的顺序存放。东西存放不规律,用的时候要东张西望,容易影响学习心情。同理,不有条不紊的做作业,肯定是学不到高效的。建议同学们用笔记本把平时作业和练习中的错误收集起来,以错题汇编和错别字举例的形式进行分类记录,以警示自己,避免重犯。养成阅读习惯是孩子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在养成阅读习惯的同时,可以写一些笔记,读后感。这个过程既是运用语言技能的训练,也是观察、思维、想象等严格认知能力的训练,对提高理科科目的阅读水平也大有裨益。习惯不是一朝一夕能养成的,需要耐心的培养和严格的监督。家长要耐心给孩子提出要求和计划,并经常检查,严格督促。可以说,孩子成长的过程,也是每一个家长学习的过程。对于那些无法应对孩子无法适应新的学习阶段的家长,李老师表示,由于中小学的学习模式差异很大,学生首先需要的是改变学习策略,无论是学习目标、学习计划、学习习惯和方法,都要重新制定和规划。仅仅依靠孩子自身的能力很难在短时间内做到这一点,非常需要得到老师和家长的帮助和指导。在成功的英语学校,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可以帮助孩子养成习惯,解决问题,预习知识点。另外,更重要的是,班主任、老师、教育顾问的多重关注,可以让孩子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把学习当成一件快乐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