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翻译为农历八月15。
中秋节是在农历八月15。
中秋节是在农历八月的第15天,通常在阳历的十月。
农历八月十五是传统的中秋节。这是秋天的中间,所以它被称为中秋节。
这个节日历史悠久。在古代中国,皇帝们遵循着春天祭祀太阳,秋天祭祀月亮的仪式。周代的史书就有“中秋”一词。后来,贵族和文学人物帮助将仪式扩展到普通人。
他们在那天欣赏又圆又亮的月亮,崇拜它,并在月亮下表达他们的想法和感受。到了唐朝(618-907),中秋节已经固定下来了,到了宋朝(960-1279)更加隆重。在明朝(1368-1644)和清朝(1644-1911),它逐渐成为中国的一个主要节日。
中秋节有着悠久的历史。像其他传统节日一样,它发展缓慢。古代皇帝有一套祭祀制度,春天祭祀太阳,秋天祭祀月亮。早在李周,“中秋节”一词就有了记录。
后来贵族学者纷纷效仿。在中秋节期间,他们观看并崇拜天上又亮又圆的月亮,表达他们的感情。这种习俗流传到民间,形成了一种传统活动。直到唐代,人们更加重视这种祭月习俗,中秋节成为固定的节日。《唐太宗》记录了8月15日的中秋节,这在宋代很流行。
关于这个节日起源的民间传说是这样的:在远古时代,天空中升起了十个太阳,烤焦了所有的庄稼,使人们陷入极度贫困。?
一位名叫后羿的英雄对此非常担心,他登上昆仑山的山顶,充分发挥他超人的力量,拉开他非凡的弓,接连射下了九个多余的太阳。?
他还命令最后一个太阳根据时间升起和落下。因为这个原因,他受到人民的尊敬和爱戴,许多有理想和正直的人来找他学习武术。一个名叫孟鹏的人潜伏在其中。
相传古时候天上同时有十天,庄稼晒死,百姓穷困。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有无穷的力量。他同情受苦受难的人民,登上昆仑山之巅,充分发挥自己的神力,开弓,一口气射下九个以上的太阳,命令最后一个按时起落,造福人民。因此,后羿受到人民的尊敬和爱戴,许多有志之士前来求学从师,别有用心的孟鹏也混了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