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专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探讨

摘要:针对当前大学英语专业教育中存在的课程设置相对不合理、实习实训不足等问题,分析了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英语专业教育的职业化和素质化目标。通过工作条件的标准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专业技能和就业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个体学术素质、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首先,改革原有课程

英语专业虽然开设了相关的专业课,但是人文、中外文学、中西古典思想、国际文化等课程很少。没有或很少有职业培训课程。在这种环境下,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显然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外语通识教育是指用外语,尤其是国际通用语言英语进行的通识教育(GEEMI),它不同于用汉语进行的通识教育。大学低年级可以实施通识教育,可以专门开设英语专业基础课。学生在打好基础,掌握语言规律的同时,也开阔了视野,陶冶了情操,拓宽了知识面,培养了对高级专业课学习的兴趣。高年级的课程主要有:学术方向、师范方向、商务与外贸应用方向、翻译实践方向等。毕业实习前开设职业培训课程,提高职业能力,然后对学生进行理论和实践指导,帮助学生了解职业发展,更快适应实习单位的要求和工作环境。

低年级的通识教育课程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改革:

(一)调整英语专业技能课程设置

整体来看,英语专业技能课程约占总课时的三分之二,占比很大,而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的专业知识课程和培养人文知识的通识课程的空间相对较小。在总课时有限的情况下,适当压缩技能课程,增加一些具有批判性思维能力的专业知识课程和人文通识课程,是英语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

一些英语专业技能课程比较陈旧,不能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可以尝试整合一些真正能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内容,把语言学习和训练思维能力结合起来。学生不仅会在语言能力上取得很大进步,还会了解英美国家的文化。比如可以把精读课改成专门的阅读课,把语言习得、知识积累和批判性思维训练结合起来。通过学习,学生不仅能在词汇、阅读理解和写作方面取得进步,还能深刻反思西方的多元文化和民族特色,批判性思维能力也能得到有效提高。

(B)人文和社会需求方面的适当课程。

增设相关人文课程,加强人文教育。在英美文学、语言学、英语语法等原有课程的基础上,在必修课模块中,适当增加了《中西思想名著选读》和《英美经典散文选读》;专业选修课模块中设置了英语经典短篇小说、英美名诗鉴赏、莎士比亚戏剧、欧洲文化介绍、英语国家概况等课程。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对英美两国的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其历史、政治、经济和思维方式有了更深更广的了解,有了更多的外国文化体验和更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物流、金融、商务等课程要融入英语专业知识。这些课程尽可能使用英文教材,尽可能使用英文授课,将英语专业技能的培养与其他专业知识的教学融为一体。而且课程的教学不应该局限于专业知识的讲授,还应该联系英汉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加深学生对英语国家的了解。只有这样,英美的政治、经济、文化知识才能更深入地渗透到课程教学中。

(三)注重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的有效对接

在英语专业教育职业化的过程中,可以借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理念。“双元制”职业教育是指学生在校外接受实践技能训练和在校所学理论训练的一种职业教育形式。它不同于学制,可称为部分学制职业教育。国内很多高校已经开始借鉴和实施。学校和社会用人单位可以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共同制定课程计划和教学大纲。

培训课程可以采用职业教育中的项目课程模式。这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特定主题项目进行自主学习的一种课程形式。以知识为参照设置课程,以学科边界为划分依据;项目课程参照工作任务设置,以任务边界为划分依据。以任务为参照点设置课程,保证了项目课程选择以任务为核心的课程内容,作为项目课程内容的知识和技能应该是完全专业的,与任务密切相关的。培训课程内容指向的是专业“能力”,而不是专业“资格”。内容的选择应以工作过程为基础,以过程性知识为主,陈述性知识为辅,帮助学生获得工作过程中的相关经验和策略,包括理论课程、实践课程和职业道德教育课程。

理论课必须始终围绕专业训练这一核心活动,打破传统的课程模式,做到精准、简单、实用,注重培养学生在各种场景下的熟练程度。可以在实际操作前进行相关理论知识的培训,强调内容的实用性。例如,在师范教育、翻译和商业贸易课程中,重点关注关键技能,展示相关实战场景。实践课程在内容上实行“学习领域”的课程方案,以学习领域为单位,是行动系统课程的内容安排,针对行动序列的各个过程环节讲授相关的课程内容。把整个练习分成几个单元,按照练习和环节的顺序排列。比如在商业贸易课程中,按照商业贸易活动的流程划分模块,作为课程设置的依据;对于师范教育的教学课程,可以按照课堂教学的基本流程,设置相关主题的课程。这是一个面向职业任务和行为过程的目标,体现了职业主义的特点。职业道德教育的课程以“价值观”的培养为核心,强调个性、自尊、权利和平等的发展,倡导价值观的多元化,可以通过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来实现:显性课程的目标主要集中在道德、推理技能和调解能力上;隐性课程是让学生正确评价自己态度和行为的后果,承担更多的个人责任。比如就业指导课程中的职业道德教育部分,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培养拼搏精神的显性课程;职业能力评价部分是一门隐性课程,帮助学生树立严格的学科观念,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正确评价自己的态度和行为。整个课程模式既注重知识本位和课程本位,又注重能力本位和个性本位,培养学生的开拓性和创造性。在掌握通识教育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的基础上,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与人沟通和合作,从而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为以后就业打下良好基础。"

第二,加强实习培训

在传统的实习中,一般没有正式的前期培训,学生根据学校的分配或自己选择的用人单位参与实习;没有相关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指导和训练,学生只能在工作中获得经验,缺乏知识和技能的系统性和有序性。因此,在学生参加实习前,学校要为学生提供相关的专业培训,与实习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建立模拟实训基地,对学生进行理论和实践的有效指导,实现相互支持、优势互补、利益共享、合作共赢。在实习前的培训课程中,要注意项目式教学和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结合。项目教学法理论认为,知识可以在一定条件下通过自我建构获得;学习是信息和知识、技能和行为、态度和价值观的进步。教育是有意识、有系统、有组织的满足成长需要的持续交流活动。行动导向教学强调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以专业情境中的行动能力为目标,以基于专业情境的学习情境中的行动过程为途径,以自主规划、自主实施、自主评价为方法,以师生互动合作行动为途径,以强调学习学生自我建构的行动过程为学习过程,以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整合后形成的行动能力为评价标准。

在理论课程中,项目化教学的实施需要以项目和任务为载体,整合新的知识点。教师不一定按照教材安排的章节顺序进行教学,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在教学过程中,要创设真实的学习、生活、工作场景,让学生真正在模拟的环境中运用语言,获得语言应用能力。在参与解决任务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扩大知识面,开阔视野,让知识与他人进行比较。实践课程采用行动导向教学。学生是学习的中心,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教师要遵循“信息、计划执行、检查评价”的全过程,在教学中与学生互动,让学生学会自主获取信息、自主制定计划、实施计划、评价计划,在实践中掌握专业知识,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实现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的有效对接。在实习阶段,借鉴德国“双元制”培养模式,学校与实习单位合作,提高实习和就业质量。合作方式主要有三种:

(一)“实习”培养模式

“在职实习”的培养模式将实习生和用人单位联系起来,让学生直接学习用人单位需要的知识,提高学校的就业率,同时满足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根据学生自身需求和用人单位实际情况,采取“在职实习”培养模式。实习培训结束后,学生进入用人单位实习,用人单位根据学生意向进行定向培训,建立定向培训班和订单班。这样学生毕业后找工作,很快适应工作。

(二)“岗位”培训模式

按照用人单位的需求和条件,对本科生、专科生进行考核,并组织学生进行集中在职培训,选拔优秀学生到用人单位进行实习,为以后就业做铺垫。这是很多地方高校的新尝试。顶岗实习期间,学生应完成用人单位布置的任务,独立完成顶岗实习工作调查报告。学校还可以根据自身专业设置和学生实习需求,与合作用人单位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实践能力。一方面,学校为参加顶岗工作的学生提供指导教师,增加了教师接触专业实践的机会,促进了教师专业技能的提高;另一方面帮助毕业生实现职前职后、理论课与基本功课、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的有效对接。

(三)“工学交替”培养模式

“工学交替”的培养模式是岗位工作和课堂学习交替进行的过程,是将整个学习过程分为学校学习和单位工作的过程。这种模式既是校企深度合作的具体体现,也是工学结合的体现。它要求学生分阶段在学校学习理论课程,在用人单位接受职业技能培训。这样有利于缓解训练压力,优化资源配置。

三。结束语

语言教育就像三套汽车:语言教学、中外文化比较、人文知识传授,缺一不可。在全球化进程的今天,我们没有理由只把一门外语当作一种工具:我们重视它的承载功能,却忽视了它的商品——人性和意识形态。地方本科院校的英语专业教育,无论是课程设置还是教学团队建设,都需要科学的理论和经验丰富的专家的参与和指导。英语专业教育应以职业素养为目标,进行有效的改革。只有通过改革,学生才能与时俱进,满足社会用人单位的需求,提供高素质的优秀毕业生和优秀人才,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