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结冰了。是什么改变了水的状态?
水结冰,是温度改变了水的状态,通过凝结变成了固体。
冷凝(英文:Condensation)是指气体遇冷变成液体,比如遇冷变成水蒸气。温度越低,冷凝速度越快。它的逆过程叫做蒸发。
冷凝是液化的形式之一,但不完全等于液化。
水的成冰量增加1/10,成冰水量减少1/11。水的密度为1t/m3,冰的密度为0.9t/m3 10立方米水,成冰体积为6544。
增加了1立方米,即体积增加了1/10。11立方米的冰重新融化成水后,只有10立方米,当然体积减少了1/11。
扩展数据
水结冰时膨胀的原因是:
大多数物质都具有热胀冷缩的特性,但有些物质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却表现出相反的特性,即热缩冷胀。
具有这种异常膨胀特性的物质最常见的是水,在4℃以上或0℃以下遵循热胀冷缩规律,但在0℃至4℃时表现为冷胀冷缩。
水在4℃时密度最大,越接近0℃密度越小。水结冰时,密度变小,所以冰总是浮在水面上。如果我们仔细观察水结冰的过程,我们会注意到冰首先出现在水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