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厂、变电站电气运行专业课程有哪些?专业课的名称有哪些?谢谢你
(一)文化基础课
1.德育(185课时)
(1)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32学时)
本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指导。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职业、职业素质、职业道德、职业人格、职业选择和职业理想的基本知识和要求,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掌握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和培养职业道德的途径,培养高尚的职业道德;形成依法就业、竞争上岗等符合时代要求的观念;学习根据社会发展、职业需求和个人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设计的方法;增强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自主择业、自主创业的意识。
(2)法律基础知识(34学时)
这门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法律基础知识的教育。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宪法、行政法、民法、经济法、刑法、诉讼法中与学生密切相关的相关法律的基本知识,初步认识和理解法律,增强法律意识,树立法律观念,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引导学生提高对相关法律问题的认识、分析判断是非的能力和依法自律、办事、维护权益、与违法行为作斗争的实践能力,成为具有较高法律素质的公民。
(3)经济政治基础知识(68学时)
本课程的任务是根据马克思主义经济政治理论的基本观点,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对学生进行经济政治基本知识的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分析常见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现象,提高参与社会经济和政治活动的能力,为在今后的专业活动中积极参加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基础。
(4)哲学基础知识(51课时)
本课程旨在教育学生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和基本观点。其任务是:通过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与其社会实践、生活实践和专业实践密切相关的基本哲学知识;引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和分析最普遍的社会生活现象;初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以后的社会实践打下基础。
2.语言(232课时)
在初中语文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现代文和文言文的阅读训练,提高学生阅读现代文和简体字的能力;加强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培养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加强写作和口语交际训练,提高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和日常口语交际水平。通过课内外的教学活动,学生可以进一步巩固和拓展必要的语文基础知识,形成自学和使用语文的良好习惯,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形成高尚的审美情趣。
3.数学(232小时)
在初中数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知识。必选和限定选修内容:集合与逻辑项、不等式、函数、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任意角度的三角函数、数列与数列极限、向量、复数、解析几何、立体几何、排列组合、概率统计。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基本运算、基本计算工具的使用、空间想象、数形结合、思维和简单实际应用的能力,为学习专业课打下基础。
4.英语(234小时)
在初中英语的基础上,巩固和拓展学生的基本词汇和基本语法;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和用英语交流的能力;使学生能够理解简单对话和短文,围绕日常话题进行初步交流,阅读简单应用文,模拟抄写课文和简单应用文写作;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持续学习能力,为学习专门用途英语打下基础。
5.计算机应用基础(98学时)
在初中相关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常用操作系统的使用、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和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操作和使用,掌握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技能,具备文字处理、数据处理、信息获取、整理加工和在线互动的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6.体育与健康(168课时)
在初中相关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体育保健的基本知识和运动技能,掌握科学锻炼和娱乐的基本方法,形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培养自我锻炼、自我保健、自我评价、自我调节的意识,全面提高身心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为终身锻炼、不断学习和创业奠定基础。
7.文化基础选修课(168学时)
文化基础选修课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具体安排见选修课和时间表。各校可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灵活设置,学生自主选课,必须完成168课时。
(2)专业课
8.工程制图(64学时)
讲授制图基础知识,图纸识别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电气设备中一般零件图和电气图的识读和绘制。培养学生阅读和绘制工程图纸的技能。
9.钳工实习(30小时)
优先进行钳工工艺实习,掌握一般钳工工具和量具的使用,学习锯、锉、凿、攻丝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10.电工基础与测量(136课时)
讲授DC电路、单相和三相交流电路、过渡过程简介、磁路和铁芯线圈。通过实验,使学生熟悉常用电气仪表的使用,电磁量和电量的测试方法等。教学中注重基本概念的讲解和基本计算、操作技能的训练。
11.认知实践(60学时)
了解电厂的基本生产流程,了解电气主系统、厂用电系统及其设备布置,了解锅炉、汽轮机的主要系统及布置,了解机、炉、电主要设备的功能。
12.电子技术基础(119课时)
讲授常见的电子器件、集成元件及其外特性,典型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电力生产中的电子应用电路。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电子仪器仪表的使用,学习常见电子器件的识别和测试方法。这门课程是实践性的,所以我们应该尽量把教学和实验结合起来。
13.电气工程实践(60学时)
本次实习的内容包括内外线电气安装基本工艺培训,实用照明和小功率负荷配电线路的布置、安装和接线,10kV及以下外线路架设基本知识。
14.电机(102课时)
讲授变压器、同步电动机、异步电动机和DC电动机的基本原理、结构和运行特点,以及单相异步电动机的实际控制,主要是变压器和同步电动机。本课程应与“电机维修与实验实习”相结合,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15.电机维护与测试实践(60学时)
通过拆装,使学生掌握变压器和异步电动机的基本维修技术和测试方法。要求学生参观现场,了解同步发电机的结构、日常维护和测试项目。本课程应与“电机”课程相结合。
16.发电厂变电站电气设备(102课时)
讲授电气一次主系统和中性点运行方式、厂用电系统、高压电器的基本结构和动作原理、配电装置、过电压和保护装置;无限大容量电力系统短路电流计算、供电运行、测量、控制和信号回路、同步回路、重合闸和分段隔离开关的功能和控制、微机小电流接地系统选线装置、DC系统绝缘监测装置、变压器冷却系统控制回路、机、电、炉保护联锁装置、防误闭锁回路、二次接线图绘制等。本课程应与“电气维修与实验实习”相结合。
17.电气维修与实验实习(60学时)
通过实践,学生可以获得电气设备的结构、维护、调整和预防性试验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练习应与“发电厂变电站电气设备”课程相结合。
18.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136课时)
本课程主要讲授输电线路和主要电气元件保护的工作原理、配置、功能、特点、切换和整定的基本原则。自动调节装置、自动操作装置和故障记录装置的功能、基本结构、工作原理、特点、切换和整定的基本原则;保护之间以及保护与自动装置之间的协调;常用继电保护装置和自动装置的试验方法;继电保护装置和自动装置的原理图、开发图和逻辑框图的识别;微机保护和自动装置运行维护的一般知识和技能。
19.电力系统(68学时)
讲授220kV及以下电力系统稳定、功率平衡、调节计算的基本知识。主要内容包括:电网和电力系统的概念,元件参数和等值电路,架空线路,开网潮流计算,系统稳定性,调频调压的概念,经济运行的概念,远距离超高压输电和DC输电的知识简介。
20.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68学时)
讲授可编程控制器、检测传感技术基础知识、发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综合自动化及无人值班变电站、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装置的功能、基本组成、基本工作原理及操作方法。
21.电气操作(102课时)
本课程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在本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结合电气运行规程和事故处理规程,讲授发电厂、变电站电气系统和主要电气设备的运行、操作、维护和事故处理的技术问题。本课程应在靠近现场的环境中完成。通过讲练结合,使学生掌握电气操作的基本技能。
22.电气操作实践(120学时)
这个实习要在模拟电厂和模拟器中完成。通过实习,可以了解安全规程、操作规程及相关电气设备、实际电气接线和电气图纸。熟悉电气操作的正常操作,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学习各种事故的分析处理方法,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掌握更复杂的操作技术和更复杂的事故分析处理能力。
23.电气安全(34小时)
结合《电力安全规程》讲授电力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使学生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的观念。主要内容包括:电气运行、维护和安装安全知识,电气防火防爆安全知识,人身安全防护和急救,安全用具和设备的使用,安全事故及对策。
24.二次回路组装实践(90小时)
本次实习的内容包括:绘制二次线安装接线图,按图接线,接线,连续巩固群测。通过实践,使学生掌握二次回路安装、接线和布线的基本技术和二次回路调试的基本技能。本练习应与“发电厂变电站电气设备”课程相结合。
25.综合毕业实习(360学时)
(1)顶岗实习(180课时)
在职实习是以学生的综合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为基础的。根据不同的岗位要求,在车间和班组师傅的指导下,学生可以进一步掌握电气运维的正常操作和事故处理的技能,巩固和深化专业知识。熟悉现场生产设备的组织管理和操作,从而达到岗位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2)综合练习(120课时)
通过综合练习,完成电厂和电力系统中简单的实际生产问题,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能力。
(3)技能考核(60学时)
理论和实践教学结束后,根据培养目标要求和就业需要,按照国家有关部门的有关规定,通过知行合一考试,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进行综合考核,确定相应的职业资格或技术等级。
26.专业选修课(170学时)
开设专业选修课,拓宽学生专业知识,满足市场就业要求。具体安排见选修课和课表。各校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设置,学生自主选课,必须完成170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