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信息

越剧,中国传统戏剧。因发源于古越国所在的浙江绍兴嵊县,故名越剧。它是由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春节期间“唱地书”的说唱艺术发展而来,由嵊县六个农村说唱艺人首次编演,表演了《人头》、《婚姻故事》、《倪锋范茶》等十首。,而他们的唱腔还是以“唱地书”(即“唱调”)为主,只用鼓和檀香打节。后来流行于桐庐、富阳、海宁、杭州等地。剧中多反映农村生活,主要有卖女人、卖青炭、箍桶、养媳妇回娘家等。随着浙东南城市中小曲班的流传,剧目逐渐改为民歌或移植成随机剧目,如《珍珠塔》、《双珠凤凰》。曲调也从借助腔唱的“阴哦调”发展到乐队伴奏。1916后,小阁班数次进入上海,并于1921与“绍兴大班”不同,以“绍兴文艺戏曲”的名义在升平宋舞台演出。艺人魏等人用板胡(后改为平湖)和水桶伴奏(固定弦do和sol,称为“正统调”),在唱腔上吸收了邵剧、余姚清腔、武林调的音乐元素,丰富了板曲风格,创造了倒板、快板、清板和调。在表演中,我们还借鉴了邵戏和京剧的艺术特长。从此,男性阶层进入了黄金时代。1923年,在京剧的影响下,在盛县石家坳创办了第一个女子班。经过短期培训,她以“绍兴文工团”和“武文妇女班”的名义进入上海演出,不久又回到农村。1928之后,涌现出大量的女性文学、戏剧类。因为女声和男声有四五度的差别,我就借鉴京剧西皮啦、咪创造了一个“四声”,和男声班竞争了一段时间。1936之后,女班因其服饰精美、曲调流畅,最终取代男班,盛行于浙江、上海等地。抗日战争爆发后,上海成为孤岛,江浙士绅商人集中,市场畸形繁荣。一度有30多个女班涌入上海,被称为“女文戏”。著名演员有石、赵瑞华、、屠兴华、、肖丹桂、。经常演出的剧目以才子佳人为主,如《梁山伯与祝英台》(又名双蝶)、《龙凤锁》、《玉簪记》、《三顾御妹》等。

1938年秋,用“越剧”代替“女文戏”。1942年,袁雪芬在达赖剧场发起改革,聘请吕中、韩毅、郑传健为导演。用脚本系统代替屏幕系统;建立董事制度;改革服装;用油画颜料化妆;改善舞台布景和灯光;充实乐队,与钢琴师合作创作sol和re的音阶曲调,成为新越剧的基调。演员在表演上也吸收了昆曲和戏曲的优点,丰富和发展了越剧。65438年到0945年,学生团组建,成立了比较正规的戏剧系。在演员、编剧、导演、音乐和舞蹈演员的共同努力下,越剧艺术在综合的艺术手段和丰富的表现力方面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此时,范瑞娟在演奏《朱良丧史》时,与钢琴家周宝才共同创作了《都与索尔》的曲调,丰富了越剧的曲调。1946年5月,学生团将鲁迅的《祝福》改编成《祥林嫂》,在文艺界引起巨大反响,得到了中国* * *制作方的关心和支持。1947年夏天,十姐妹(尹桂芳、袁雪芬、肖丹桂、范瑞娟、傅全祥、徐玉兰、朱水昭、、、吴)在一座山上表演了爱情,展开了反对破坏越剧改革的国民党反动派的斗争。在此期间,剧目中出现了一些好的剧目,如学生团的《红粉与金戈》、《寂寞辽宫月》、《万里长城》。尹桂芳、朱水照芳华剧团的《石达开》、《葛妮娘》、《浪子回头》;范瑞娟东山越艺社、傅全祥的《天涯梦》、《长陵怨》、《孔雀东南飞》;《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和《红娘子》由玉兰剧团的徐玉兰和王·。在演员演唱艺术上,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流派,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元派、殷派、范派、傅派、徐派以及后来的齐雅贤派。剧团的组合不时发生变化。到1949年,上海的戏班已有近30个,其中有学生、东山、玉兰、云华(朱水照、齐亚仙)、(陆金华等。)被称为“五大戏班”。同一时期,中国* * *产党领导的浙东四明山地区也对越剧进行了改革,组建了社教队,编创演出新剧,并在军队和农村演出。江南新四军北撤时,越剧也随部队到了山东。社会教育队采取男女合拍的形式,演出了许多反映现实斗争的剧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