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什么这么聪明?
中国人心里有这样一种偏见;相信汉语迟早会被英语淘汰。我记得大概有一次,胡在辩论时把的话简单地说了清楚。几天前,一位学者李锐被邀请到世纪讲堂。他还认为全球化的结果是英语将统治世界。只有凤凰卫视的阮次山在一个《大时代,小故事》里讲了中文思维比英文快。然而,他提出了另一个问题;既然汉语使用‘音’使汉语思维比英语快,那么粤语思维比普通话快是因为粤语的音多吗?我的回答是,粤语虽然用的声调比普通话多,但是有两个缺点。第一,它的写法计划性和表达性都很差,有封闭音节。第二,它的声音利用率不高。普通话有265,438+0声母,35个韵母,四声。连续相乘的结果是2900个音,但可以用2500个,普通话实际用的只有1,200个。粤语有九个声调。即使它有和普通话一样多的声母和韵母,实际上它使用的声调应该是普通话的两倍多。而粤语实际使用的声调只有1500个,和普通话差不多,使用率几乎是普通话的两倍。使用率小,意味着学起来难。因为同一个声母或韵母的每次使用其实都是一个练习的过程,使用率高的声母或韵母必然容易记忆和掌握。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使用频率较高的语言元素,包括声母、韵母、汉字、词语等,更容易掌握。其实一门语言的好坏取决于两个方面。第一,用很少的记忆能掌握吗?第二,你能在有生之年掌握比别人更多的知识吗?放一个极限来说,应该是:最好的语言,是你没学也会,但你知识最多的语言,或者是你学的少,知道的多的语言。
英语不同于普通话。在国际音标中,英语有20个元音和20个辅音,所以英语的音数不会超过20× 20 = 400。反之,任何不在这400个音之内的音,都不被英语识别,或者被认为是不正确的发音;这里说的不是一个音节。通过对比可以看出,汉语的发音是英语的三倍,两者之比远大于粤语和普通话。
先说为什么声音种类越多,思维速度越快。去年我在“北大中文”论坛讨论了一个月这个问题才给大家说清楚。我希望在这里尽可能简单。假设有一个人只能发两个音,具体来说,他可以发A和b两个音,根据计算机的理论,我们知道他仍然可以用这两个符号来表达整个世界。再假设世界上要表达的事物只有400个,那么一个英国人可以用每个读音表达400个事物中的一个,而一个只会发两个音的人,有时要用9个读音表达400个事物中的一个,因为2的9倍只大于400。比如英国人用‘I’来表示‘我’,只懂两个音的人可能会用abbababba来表示‘我’的概念。一般人发出声音大约需要四分之一秒。两者对比可以看出,只懂两种声音的人,不仅表达慢,而且很努力。在表达‘我’的概念时,英国人用的是四分之一秒,只有两种声音的人用的是两又四分之一秒。如果两个人一辈子都是这个比例生活,那么他们生活中享受的所有信息都将是它的反比9: 1。在实际情况中,最明显的就是日语和汉语的对比。我们知道,日语使用100个不同的音,而汉语使用1200个音。所以很多汉字,日本人要读的时候,必须用两三个音来表达。我们假设日语中所有的单词都是用两个音来表达的。那不是说日本人一辈子能享受到的信息只有中国人的一半吗?我曾怀疑这是否与日本历史上从未出现过伟大的思想家有关。我们知道,思考其实是一个发自内心的说话过程。如果你说话的时候表达的很快,那么思考的速度也要跟着。一个具体的例子是,赵元任曾经比较过英语和汉语背诵乘法口诀的速度。语文用了30秒,英语用了45秒。所以,如果两个人同时用英文和中文背诵,到30秒的时候,中文用户一定想到了9981,而英文用户一定没有到这里。也许,他只想到了七七四十九。这证明了使用发音多的语言比使用发音少的语言速度快。这一点已经得到了国内外很多学者的证实。至于思维快是否意味着聪明,这是很多学者都承认的。
我的证据是解释一个历史之谜:为什么古希腊人比其他人聪明?因为希腊文化来源于古代的菲尼奇,所以我们知道菲尼奇发明了人类的音标,这在声音分解上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在思维速度上是一个很大的倒退。因为,菲尼奇人为了筛选容易区分的声音元素,只用了22个辅音,所以它的表达速度比现在任何一种语言都慢,而希腊人用的是元音。我们知道元音和辅音结合后,声音的种类增加了好几倍。其实菲尼奇人的声音里也有元音,不然发不出来。所谓22个辅音,是指他们只认这22个辅音作为信息载体,即ma,me,mu,mai,muo在他们耳朵里和一个M没什么区别就像me的四声对英国人没什么区别一样。由于声音种类的突然增多,希腊人的思维突飞猛进,造成了后来的现象。论坛上曾经有人问,为什么汉语没有英国先进,因为语音种类还是比英语多。我的回答是,当声音的种类突然增多时,新的想法就出现了。相反,当声音的种类减少时,思想就趋于保守。元朝以后,中国在他的声音里少了一个‘如’音,中国的衰弱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最后,在讨论尼安德特人时,人们还发现,使用声音种类较少的人会被历史淘汰。
我认为汉语一定会打败英语的原因不在这里。关键是解决人类目前面临的知识爆炸问题。我们知道,目前包括各种生物名称和专利发明新名词在内的英语词汇超过百万个,如果考虑到英语中有一些可以推导和联想的元素;如前缀、后缀、复合词,它还需要记忆一百万个基本单词。而这些词,都可以用4000个汉字来表达。根本原因是英语发音种类不够。
比如,猪肉这个词在英语中代表猪肉,与猪和肉肉无关,只代表它们的一个联合体。如果把猪肉猪肉,羊肉羊肉,牛肉牛肉,猪油猪油猪油,羊油羊脂,黄油鹰爪放在一起对比,发现英语中所有的连词都是新符号,与其中任何一个都没有关系,却构成了英语词汇的主体。根本原因是,如果把猪肉改成猪和肉一起的形式,就会发四次音,猪肉只会发两次音。所以连词可以省发音但增加记忆,分词不需要记忆但增加发音次数。想象一下,一个屠夫一天要用‘猪肉’这个词上千次,念两次的词比念四次的词节省两千个读音。为什么不呢?但是说到生僻字,英语和汉语一样,用的是分解词,比如驴肉。因为不常用的词,即使建立了符号形式,别人也记不住。中文可以分解英语连词,非常有用,而且大大减少了需要记忆的词汇。不仅如此,它还能清晰地梳理出词语在人们心中的位置。达尔文主义的诞生是基于林奈的二项式方法,使各种印象在头脑中由原来的平面变为立体。比如在林奈之前,人们给所有的生物都起了名字。这样一来,由于种类太多,同一种生物可能有两个名字,而其他生物可能没有名字。林奈先把所有的生物分类,给一个类名,然后在类名下面放一个字,就形成了二项式法的名称。这样不仅清晰,而且大大减少了需要记忆的符号;比如以前有一万个名字,现在分成100类,每类100种。我们需要记住的只是100个类名和100个物种名,* * * 200,而不是原来的10000。随着知识爆炸问题越来越严重,人类有必要按照这种方法对其他术语进行改造,而目前唯一的办法就是按照汉语的结构进行改造。原因还是发音类型的数量。
这一现象是德国的莱布尼茨首先意识到的,他认为汉语是西方世界自亚里士多德以来一直梦寐以求的群体意义语言。但他并没有看到声音的真正特征,而是因为汉字的量化表现,他把汉字定义为世界上最高级的文字。我想,如果他看到今天这个知识爆炸的世界,一定会要求世界各国废除拼音,采用汉字。
最后说说人的一生能记住多少单词或符号。中国人用的汉字数量通常是3000到4000个,而莎士比亚的英语只有3万个单词,他可以全部掌握。但是,到了丘吉尔的时候,他的词汇量还是三万,而那个时候,英语已经有将近一百万个单词了。所以我认为莎士比亚对英语词汇运用的熟练程度是后人望尘莫及的。我曾经在网上问过很多高等教育的英语语言机构,学英语应该掌握多少单词,他们的回答总是含糊不清或者扯些别的。后来在一些无法回避这个问题的文章中,我发现语言学家对英语单词的要求是:一个受过教育的英语使用者要掌握5万到25万个单词,这不仅差距很大,而且,以这个标准来看,莎士比亚和丘吉尔应该是文盲,至少是没受过教育的人。在我看来,这是任何一个仰慕英语的人的弱点,只要能避免被问到这个问题,其他方面也是。......
我的观点已经在北大中文网讨论过了。但是可以看出,还是有很多人不知道,都认为自己是劣等民族和文化。因此,要激发中国人民的信心,还有很多事情要做。事实上,只要人们能够重拾信心,中国人民应该已经在许多事情上领先于世界。但是,我们太执着于刨根问底了。外国人定了一套标准,我们就拼命追。为什么不能自己定标准,让他们换口味?我记得几年前,西方国家有个指手画脚的习惯。那时候我也有拖腿的习惯。美国有一份考克斯报告,里面给出了大量的对比,说明中国人不可能通过三四十次核试验达到美国1000多次核试验的效果。唯一的解释是中国窃取了美国的技术。有些人还把这一事件称为李文和事件。我给当时美国所有的参议员发了一封邮件。内容是,如果他们想彻底调查这件事,就应该再成立一个调查小组,研究中英思维的差异。这样才能发现为什么中国三四十次核试验取得的进展和美国一千多次核试验取得的进展相差无几。在信的后面,我附上了我对两种语言对比的计算书。后来收到很多回复,要我告诉他们我的真实地址,我才会继续考虑。
.....我也理解没有一个美国参议员会提出什么相关法案,因为任何相关法案的提出本身就是对华人的一种变相宣传,也是对英语的贬低。没有美国人想就此进行辩论。原因很明显。争论下去,必然会涉及到语音学和语言学的很多问题,每个问题对他们来说都是一块伤疤。目前,美国一直要求中国降低人民币汇率,但其态度仍未超出礼貌的范围,因此这一理论并不合适。一旦他们超出理性,就非常容易卷入语言问题。换句话说,由于英语思维范围狭窄,无法从更长远的利益考虑问题。但是,我不敢这么说,至少对美国人不敢。因为是学工程的,所以对工程有点把握,但是涉及到经济问题,就没什么概念了。
类似的事情还有找个世界语bbs辩论。大家都知道世界语其实是一种旨在改造英语的语言,当然不知道怎么用‘声调’。我的问题是,英语单词已经远远超过了普通人的记忆极限。世界语有没有办法弥补这个缺陷?当时有人回答我说,世界语中衍生结构的使用比英语更明显。然而,当我向他们解释汉语中的声音类型和“声调”的用法时,没有人再说话。
美国还有一个‘唯英语运动’,曾经向全世界征求意见。你可以想象我的看法是什么。我告诉他们,你们一心一意推广英语,其实是在把美国文化推向深渊,摧毁美国文化。唯一能救你的方法就是选择一种有‘腔调’的新语言。对于没学过中文的人,一般不知道什么是‘调’,只好在唱歌的时候用音阶给他们讲解;任何一个英语音节都可以随音阶改变至少八个不同的音,类似于声调的作用。我上面说的其实是美国人的弱点。如果没有必要,我不会去碰,影响团结。而且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我们可以说的越来越少,因为说多了,就会给人借口说中国在威胁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