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务学堂创办的第一所新学校是什么?

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学校是史静文同博物馆。晚清没有专门的“外国语大学”,最早的官方外国语学院是史静文同博物馆。史静文同博物馆是清政府办的一所新学校。两次鸦片战争,清廷被洋人欺负得很惨。比如规定所有中外谈判条约都要用英文书写,意思不清时以英文为准。因为语言问题,误会和冲突愈演愈烈,让清政府头疼不已。尽快培养自己的英语翻译成为当务之急。“在与外国打交道时,我们首先要了解他们的感情和性欲,了解每个国家的情况,我们必须遵循他们的语言和性格,才能不受欺负。”1859,郭松涛建议成立外语培训学校。1861年,恭亲王邀其创办英语翻译培训学校。1862年8月24日,清政府批准在北京建立史静文同博物馆,隶属于总理外事办公室。它为什么被称为“文同馆”?史料上没有说明,只能猜测。当时还没有大学的概念,所以不能称之为“大学”。再者,“大学”是综合性的高等学府,但作为培养翻译人才的专门学校,显然是不够格的。笔者认为可能来源于“校词堂”的古语。翻译只不过是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的单词和短语的竞争。而且乾隆时有俄文翻译馆,所以学校定位为“博物馆”。所谓“同语”,就是不同的语言翻译成同一个意思。据《晚清近代社会变迁》记载,仅史静文同博物馆研究牛的人就有10人,后八次出国的赵本山人张得一就是其中之一。当时招生只针对满人,汉人没有机会,因为清政府要选满人培养对自己无限忠诚的翻译。连满族和富裕家庭的孩子都很不屑,因为社会普遍认为学外语太丢人。穷人家的孩子为了生活费毅然学习外语。史静文同博物馆开馆的条件是每个学生每个月发三两元奖金,学习好的还会有奖金。经过三年的学习,视其优秀表现,分别被授予七、八、九个官职。即使有这么优厚的条件,也没人愿意去。出生在“大城市”铁岭的张得一,是八旗的破落子弟。在私塾学习几年后,他在15岁时进入首都文同博物馆。来源:记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