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是小学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这也符合现代素质教育提出的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的原则。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工具学科,学生学习简单的语言知识,锻炼相应的语言技能,并不是最终目的。单一片面的英语考试并不是衡量学生能力的唯一标准。只有培养学生学习、理解和使用语言,才能最终达到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它的形成是学生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综合。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综合语言应用能力的基础。没有知识,一切能力都将是“空中楼阁”;文化意识是正确使用语言的保证,也使学生对语言有更深的理解;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学习策略是提高学习效率和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保证。随着语言知识的积累,培养了一定的语言技能,形成了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在这个过程中,文化意识的培养可以促进学生英语思维的形成,开阔他们的视野。情感态度是上述因素形成的主要驱动力,这五个因素相互符合,相互促进,相互制约。一、夯实基础,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缺一不可。学生在系统学习母语的同时,也是从最基本的音、形、义开始,逐步达到听、说、读、写的能力,学习英语也是如此。在实际教学中,我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要想更牢固地掌握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必须以兴趣为前提,从学生实际出发,提炼语言知识的规律,使学生从“不变”到“变”,逐步形成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比如学生在掌握词汇的过程中,一开始只是机械地记忆单个单词的音、形、义。如果教师在教学中有效地加入一些关于拼写规则的知识,学生的词汇学习就不再是单一枯燥的,而是变得越来越有趣。他们发现符合拼写规则的简单单词可以自己读。久而久之,学生可以阅读越来越多的词汇,这也有利于促进。第二,积极的情感态度可以推动学习策略的形成。在教学中,我们可能会有这样的感觉,有些学生刚学英语的时候很热情,但是一两个学期下来,态度就会越来越平淡。我认为这种现象是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接受的现实。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做的就是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学习的兴趣,才能形成稳定的学习动力。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来源于教师循循善诱、和蔼可亲的教学态度和孜孜不倦的反复指导...只有有老师的爱,才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真正达到二级目标:“对听英语、说英语、背歌谣、唱歌、讲故事、玩游戏等感兴趣。,并乐于模仿,敢于发言,积极参与,主动提问。”积极的情感态度影响着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也主导着学习策略。学习策略的形成稳步提高学习效率,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影响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形成。学习策略包括认知策略、调节策略、交流策略和资源策略。教师在传授新知识的过程中形成学生相应的认知策略。比如学习词汇的时候,有的同学会做一个“掌上书”——单词卡片,正面是拼写单词,背面是中文定义或者图片。学生有空的时候,可以随时随地拿出“掌上本”。学生在某一阶段所做的学习计划和反思属于调节策略;在生活或活动课上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的语言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交际策略。但学习策略是灵活多样的,策略的形成要因人、因时、因物而异。老师可以起到辅助和引导的作用。第三,文化意识的培养使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得到升华。培养“了解和理解一些英语国家相关的头条新闻、国旗、重要标志、节假日、美食、文体活动以及特定场合相应的礼仪”的文化意识,在每节课中一步步渗透。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可以循序渐进地向学生介绍外国文化。比如,在教完关于食物运动的单词:汉堡、香肠香肠、沙拉沙拉、披萨之后,学生还可以介绍一些自己喜欢的运动明星的成长史;英美学生喜欢的运动;学习如何玩一些国内不常见,国外常见的运动。这样,即使学生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知识结构,也能更恰当地运用语言。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是由丰富的文化知识和相应的能力相结合而形成的。他们在课堂上学到的是知识,但最终培养的是一种能力。因此,教师不仅要实现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和文化意识的教学目标,还要不遗余力地建立英语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形成“学以致用、学以致用、学以致用”的学习意识。以上只是我在常规教学中的一点点理解。如有不足之处,请各位专家同仁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