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英语介绍信阳
信阳市位于河南省南部,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有着8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在时期,这里先后建立了中国其余诸侯国、黄等诸侯国,被称为千乘之国;春秋时期,这里叫申国;唐时期,信阳是重要的粮食基地;北宋改称信阳,仍在使用;明清时期,信阳经济文化发展已具相当规模,粮食丰富,商业繁荣,是中原地区比较富裕的城市。信阳风景秀丽,景色优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是国家四大避暑胜地之一的鸡公山,山清水秀,峰峦叠嶂。河南珍珠湖以南,是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浉河区的中心,是中国最早建成的大型该项目的所在地。上游湖泊众多,龙潭瀑布、五云山、信阳毛尖等珍品产于此。此外,还有灵山寺、净土寺、殷寺等古迹以及大量革命历史纪念物,美不胜收,难怪大家络绎不绝。信阳是一座历史名城。早在8000年前,淮河两岸的境内就出现了相当原始的农业,从东到西分布着珀西李刚文化、龙山文化和屈家岭文化遗址。商周之际,这里建立了上海、兴趣、弦、黄、江等蓼属王国。春秋战国时,楚有沈、灭等诸侯国,有沈、建、息、泗等郡。北宋改革杨信阳,至今仍在使用。信阳是一座文化城市。著名的孙帅相(今淮滨县),农田水利,使富甲一方,他主持设计和修建了(北)时期,是中国最古老的一项大型水利工程。唐朝的“张凯成王”陈元光(固始)、“王敏王”申智(固始),中原文明传播到闽台等地。倡导“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一代文学家何敬明(今成为师河人),是明代“前七子”的领袖人物。信阳境内有革命遗址、古迹和文物。现有国家级保护单位6处,省及省以下文物保护单位400多处,有重要革命和革命纪念遗址400多处,完成省内各市之冠。信阳市交通城。信阳左扼两淮,右控江汉,屏蔽中原,自古就是银河境内的战略要地,“三关”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京广、京九铁路107和国道106、京珠高速公路312纵贯南北,国道312西接南京铁路,并开通信阳至东西高速公路,在境内形成四个双十字和两个区域性交通枢纽——信阳市和潢川县,信阳成为“中原贯通八方,位居九州腹地”的交通重地。信阳是革命红色。信阳是著名的革命根据地,是鄂豫皖苏区的首府所在地,是将军们的摇篮、故乡。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老一辈无舞台革命家在这里创建了大别山革命根据地,产生了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主力,名唤。在革命战争年代,信阳共有约30万优秀儿女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许、李德胜、万海峰、尤太忠,百余名信阳籍普通会员从这里走向全国。信阳是一种绿茶。信阳山青水秀,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城市,“山绕绿城,城筑绿水玉,城水洪飞”是信阳的真实写照。楚风韵交融于此,人文景观与自然风光交相辉映,山、水、城、庙相互辉映,相互辉映,素有“江南北国,北方江南”的美誉,境内有鸡公山、灵山和南湾湖等著名景点。森林覆盖率为29.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2.9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