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对龙了解多少?
在中国,龙与世界上的一切都有联系。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是权力、高贵和荣誉的象征,也是幸运和成功的象征。
龙之所以具有这种文化象征意义,与龙在天上飞,在海里追浪,在地上求雨的传说和神话所具有的无比神奇的力量有很大关系。但更重要的是,因为龙往往成了中国奴隶的专属专利,成了几千年封建社会的最高统治者,是皇权的代名词。所以皇帝本人才是真正的龙帝,全身称为龙身,穿的衣服称为龙袍。
龙与皇权挂钩的历史由来已久,始于黄帝。
传说中的时代,与龙有血缘关系的黄帝曾四处游历,体察民情。他让人在寿山开采童童,然后运到景山脚下铸造鼎,纪念他在战争中的辉煌胜利。过了一段时间,鼎终于铸好了,黄帝在景山举行庆典仪式,庆祝大鼎铸好。不仅邀请了各路神仙参加仪式,还邀请了四面八方的人。每个人都想看看黄帝铸的鼎是什么样子的。到时候很可能是皇帝自己揭开了。只见一口大如缸的青铜鼎,在神和人面前闪着耀眼的金光。每个人都钦佩它。他们上前细看,鼎上刻着一条矫健的游龙穿梭于一片祥云之中,周围是鬼神和各种珍禽异兽。可谓五花八门,栩栩如生。
当所有的神都在怀着崇敬的心情欣赏着大鼎和鼎上的图案时,突然天空被厚厚的云层覆盖,挡住了阳光,很快天就黑了。每个人都认为要下雨了。他们意识到一道金光穿透了厚厚的云层,一条穿着闪亮盔甲的龙破云而出。它的尾巴和下半身被支撑在云层里,头靠在三脚架上。长龙不得不沿着它的脚垂到地上。黄帝明白他已经完成了在人间的使命,上帝派了一条龙带他去天堂。他跳到龙的背上,飞回了天堂。天下人都不愿意让黄帝这样贤明的君主回去,大家都拽着龙须不肯放。结果很多龙须都被扯掉了,黄帝和龙还是走了。据说这种龙须草落地时,生出许多细小细长的草,人们后来称之为龙须草。
传奇时代的名君,大多与龙有着不清不楚的暧昧关系。姚在位的时候,天下大洪水,到处都是洪水。为了拯救人民,他下令用枪来控制水。鲧偷了天帝的休耕土,用堵法治水,徒劳无功,在玉山被愤怒的天帝杀死,而烛龙恰好是这里的守护神。楼主羽山,不晒太阳,常年被烛龙嘴里的蜡烛照着,所以枪的尸体三年也不会腐烂。天帝怕鲧复活,为自己寻仇扯皮。真相从未停止。他派了一个叫武的神刀,大概是刀斧手在天上,用宝刀在下界剜枪的尸体。当吴刀剖开鲧的肚子时,他突然从里面指责一条龙,长着一对锋利的犄角。说也奇怪,余出生后,鲧的身体滚下羽渊,化为蛟龙,总是抖鳞渡浪。
余继承了父亲的遗志,终于向洪水投降,赢得了所有人的敬仰。后来老人依民意退位,禹成为夏朝的开国君主,这可能是皇帝是真正的龙天子的历史依据之一。
龙的另一个文化象征意义是,与众不同,与常人不同。龙是圣物,非凡人可比。所以人们常常把那些志向高远、品行端正、有能力、有前途、有成就的人称为龙。诸葛亮和葛在南洋长期打拼的时候,把自己比作被称为卧龙先生的管仲,意思是胸无大志却未能施展才华。
在中文里,龙和昆虫是相对的,蛇就是昆虫。蛇,又名长虫,随处可见,种类繁多,常见,不足为奇,也不贵。龙蛇混杂是指好的东西和坏的东西混杂在一起,很难区分。这是一个无法用生物学解释的现象——龙的原型,或者说龙的基本生理动物是蛇。龙和蛇不是兄弟,但至少属于同一个宗族(蛇也被称为龙)。但是一旦龙和蛇分开,它就不在乎蛇了,甚至会杀蛇以示和蛇不一样。最典型的故事是汉高祖刘邦斩白蛇,说刘邦的母亲刘维梦见与一条龙发生关系,并怀孕生下了刘邦。他没有什么野心。当他在野外旅行时,他遇到了一条蟒蛇,挡住了去路。他立刻用剑砍了那条蛇,从肚子里拿出勇气。这是一个美丽的演讲,人们认为它很好。秦末天下大乱,刘邦趁机在沛县调兵遣将,平定群雄,建立汉帝国,成就了刘在汉朝四百年的江山基业。
龙不仅是出人头地的象征,也是非凡的象征。在古代,那些圣贤也被称为龙。相传,孔子去见老的创始人永,回来后三天没说一句话。他的弟子们非常惊讶,问他:李咏先生遇到他是怎么教他的?孔子说:我看到的是一条沿着阴阳变化无穷的龙。我张口结舌,那我去哪里教他?这意味着所有的话都是多余的,老聃是一个罕见的圣人。
另外,诸葛孔明出道前被称为卧龙先生,东汉大夫蔡邕喝了百斤酒醉在路边,所以大家都叫他醉龙。所以任何一个有道德、有才华、或文笔缜密、或为官清廉、或行为出众的人,都可以比作一条龙。
俗话说,想让孩子变成龙,不是想让孩子变成头上有鳞的怪物,而是想让孩子将来有所成就,有所作为。这几年流行的新儿歌有一首是《100分是一条龙》,也是这个意思。另外,我们也经常在广播、电视、报纸、杂志上听到乐坛龙虎榜的消息。什么是龙虎榜?《新唐书·欧阳湛传》中说欧阳湛读书时,与韩愈、李灌、王涯、崔群等世界名人同列,意思是名人、巨星云集于此,这里的龙反映的是成功者。
唐朝以后,龙凤纹广为流传。它不仅象征着皇帝和皇后的权威,而且象征着所有人类夫妇的幸福结合,它还可以象征着世界上所有精神和物质事物的阴阳和谐。可以说,龙凤图案是中华民族最具代表性的形象符号,是一个绝妙的艺术形象。
甲骨文中的龙凤虽然是无定形的,但怎么能看出龙是随时间弯曲伸展的灵虫,凤是长着华丽长尾的灵鸟呢?在古代青铜器中,龙的形象呈现出狰狞、神秘、凝重的整体效果。到了汉代,它通过抓住大平面、奔放有力的弧线和精致的点,突破了神秘诡异气氛的束缚,形成了大结构、大气势的主旋律。到了唐代,它被赋予了温柔敦厚的性格,形成了富贵婉约、青春洋溢的风格。从宋元到明清,讲究的是华丽的风格,从精致的做工到繁复的打桩。但中间的龙凤图案依然简单明了,简洁生动,生活气息浓厚。
在实际应用中,龙一直代表着一种权威或力量,其神性在不断增强。
龙的每一部分都有特定的含义:突出的额头预示着智慧;鹿角代表国家和长寿;牛耳朵象征着头把交椅;虎目显威严;鹰爪是勇敢的;剑眉象征勇猛;狮子的鼻子象征珍贵;金鱼尾巴象征灵活;马牙象征着努力和善良。天安门广场前的云龙,山东曲阜孔庙的盘云龙石柱,故宫的龙床,都是历史上皇权的象征。凤凰鸟更世俗,更不神圣。老话说,有冯有有。这种理想的灵鸟一直被认为是好运和幸福的化身,它也象征着幸福的爱情。吉祥龙凤的主题在宫廷艺术中更为鲜明,龙代表皇帝,凤作为女后妃的象征。今天,龙凤图案与千百万人的艺术创作热情重新结合,在建筑、雕塑、绘画、工艺美术等领域获得了无限的艺术生命。
绘制龙纹的突出表现是皇帝的龙袍。其色为明黄色,龙头绣有金蓝片,绣有九条龙,中间有五色云朵,领前、领后各一条龙,左右各一条龙,交汇处一条龙,袖上一条龙,下一幅八宝围水而立。龙袍是至高无上的服饰,制作精细,检验合格。比如清代龙袍的制作,就是当时清宫如意阁的一流工匠精心设计制作的。皇帝亲自审定后,派志愿者到南京或苏杭监制。有时候一件袍料需要190天。其特殊的袍服要用孔雀尾毛绞成,铺满一地,并以细线交叉,绣以米珠,形成龙凤或团花。其巨大的劳动力和奢侈的材料令人震惊。
古代有龙纹的龙旗。龙旗从周朝就有了,宋代有12种,如黄龙旗、青龙旗等。龙旗虽然种类繁多,但所有龙旗的图案都大同小异,都是蓝黄相间,红色火焰间有彩色的脚步,再绘上形状各异的龙的形象。比如盘龙戏的珍珠旗就是一种龙旗,上面绘有黄龙背河图的图案,所以也叫黄龙负图旗。
隋朝皇帝杨迪也建造了一艘龙舟和一支龙舟队,以供他奢侈和浮华的娱乐。它的龙舟构造和陈设极其豪华。以龙命名的卫龙砚是佘艳的瑰宝,因为它是由婺源的卫龙石制成而得名。其砚刚柔并济,润泽洁净,抚如肌肤,摩擦无声,色泽如玉,质地辉煌,为砚工因材施教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砚工根据石材的不同形状、颜色、花纹,精心设计、刻意雕琢,制成图案对称、刀工挺拔、雕刻精美的方形砚台和圆形砚台。
用龙纹装饰衣服的历史悠久,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只是皇亲国戚的专用品,大部分被皇帝、龙族、孙族垄断。相传黄帝认为龙是变化无穷的神异之物,很喜欢龙的样子,就叫大臣石把龙的形象画在衣服上,涂上五颜六色,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件龙袍。因为皇帝自称是真正的龙帝,龙在他的家族中是不可或缺的象征:皇帝头戴龙冠——一顶有双龙图案的帽子;身穿龙袍——前后胸前各有一只猛禽,夹杂着云雾;腰间系着一条龙带——一条以龙为主要图案的腰带,佩戴着龙凤玉佩...我们在博物馆、帝王陵墓和民间艺术中亲眼见过这些。至于皇帝用的东西,多与龙有关:龙案、龙椅、龙床、龙船、龙蹼等。皇帝不舒服,骂龙身体不安全,一生气就暴跳如雷。就连皇帝的直步都有一个独特的伤口,叫一龙走一虎走。
既然是皇家专利,别人就不能轻易染指。在明朝英宗统治时期,发生了这样一件有趣的事情,导致了龙袍和绣袍的区分。在郑德时期,安南国王向中国进贡。明英宗见他心不在焉,就说只要他高兴就给他龙袍。龙袍象征着国家。他怎么能轻易送人呢?但是在帝俊没有玩笑。收回不了话,泼出去的水怎么办?大臣们讨论了很久,才想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变通方法——把龙袍上的龙减去一爪,变成四爪,三爪在前,一爪在后。表面上看和龙袍差不多。其实已经不是龙了,五爪是龙,四爪是蟒。安南弄了个冒名顶替的,兴高采烈的回国了。
后来,皇帝对最亲近、最得力的大臣们进行了对绣袍的赏赐,所有穿上绣袍的大臣都以此为荣;后来连皇宫的奴才和侍卫都穿上了绣袍,一直被人看不起,所以在台下的舞台上打杂、打旗、喊人的人俗称跑龙套,意思就是没有真功夫,就是个烤。
有意思的是,普通人在反对皇权的同时,也非常注重剥夺龙的皇家专利权。据史书记载,到了唐末五代,人民起义打起了旗号,穿上了自制的龙袍;到了宋代,作为两宋死敌的辽、夏、金以及后来的孟渊,都吸收了中原的汉文化,首领的服饰上都有龙的装饰。更有意思的是《水浒传》里有个侠士叫史进,浑好九文龙。据说他身上用墨线纹了九条龙。身上大部分人都有炫耀这部分的潜意识,所以文身龙也是衣服的一部分。
根据中国古代神话学会的传说,黄帝和颜地都是龙。炎黄子孙自然是龙的传人。在少数民族的神话传说中,也有许多关于龙的祖先的故事,其中最典型的是自汉代以来一直流传的哀牢人的祖先故事:
从前,哀牢山脚下住着一个叫沙溢的女孩。有一次她去河边洗衣服,看到一条鱼在游来游去。当时她太激动了,她跳进河里去抓它。她不小心撞到了被子上游飘下来的一块木头,回来不久就怀孕了,后来一胎生了10个儿子。孩子们在她的照顾下逐渐长大。这一天,我带他们去河边玩水。突然,我看见一条龙跳出水面,问她:你给我生的孩子是他们吗?沙溢点点头,请孩子们过来见见他们的父亲。孩子们被龙的奇怪外形吓坏了,一哄而散。只有最小的孩子不怕它,还好奇地摸摸它的角,扯扯它的胡须。最后,他坐在龙背上。龙很喜欢他,伸出舌头舔了舔。沙溢误以为那条龙要吃掉他,他非常着急,对着龙背上的孩子大喊大叫。他哀叹背音近九,坐音近长。龙以为这是孩子的名字,就叫他九龙。后来九龙十兄弟娶了后山十姐妹,各自成家,* * *推九龙为族长。
中国人是“龙的传人”,龙文化非常发达,对龙的解释也很多。《说文》曰:“龙,鳞虫之长,可静可明,可小可大,可长可短,春分上达天,秋分入川。”《广雅》云:“有鳞谓龙,有翼谓应龙,有角谓龙,有角谓龙。”宋代诗人罗援《尔雅·史燚龙》:“角如鹿,头如驼,目如兔,颈如蛇,腹如蜻蜓,鳞如鱼,爪如鹰,掌如虎,耳如牛”。
中文的“龙”是从日语翻译过来的,从英语的“龙”翻译过来的,再从拉丁语的“draco”翻译过来的。本文中“西方”的范围主要指欧洲国家,尤其是北欧和西欧。他们对“龙”的含义有许多解释,其中最重要的解释如下:一条巨蟒或一条巨蛇;神话中的怪物是一种巨大的爬行动物,通常具有类似蛇和鳄鱼的结构,坚硬的爪子和皮肤上的鳞片,通常有翅膀,有时会喷火。它是爬行动物和哺乳动物的结合体。古代和中世纪对龙的描述包括:金苹果园里的守卫和月亮女神的坐骑,他们被贝奥武夫和圣乔治等屠龙者杀死...第三种解释来自圣经。在《旧约》的拉丁文和希腊文译本中,海洋和陆地中的两种巨兽(利维坦和巨兽)可能与龙有关。新约中被称为“古蛇”的是撒旦。虽然近代大多数人因为第三种解释的影响而认为龙是恶的化身,但本文着重讨论第二种解释作为龙的本义。
面对浩如烟海的东西方文化,我们希望能看到它们的根本异同。然而仔细一看,我们发现中国的龙和西方的龙几乎是完全不同的动物:“龙”这个词和中国的不一样——就像“凤”和“凤”的强行翻译一样。但不可否认的是,“龙”和“龙”有一些共同的特点:都是传说中的东西,没有考证过;身体很大;能飞;形状很像。它们都是想象中的传奇动物,并且在文化中保存了很长时间,这不仅仅是巧合。
一个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称之为“龙”的形象很早就出现了。从西周开始,成熟的龙纹就已经出现,从汉代开始,逐步神化加工,逐渐固定形象。元朝以后,它已经确定了标准形象,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不同的学者对它的起源有不同的看法。著名学者闻一多在20世纪40年代讨论过龙的原型。他认为龙的主要部分和基本形式是蛇。后来,一个以这条大蛇为图腾的群体融合并吸收了许多其他图腾群体。蛇接受了动物的脚,马的头,浣熊的尾巴,鹿的角,狗的爪子,鱼的鳞片和胡须...于是就成了我们现在知道的龙。卫聚贤在1934出版的著作中首次提出龙的原型是鳄鱼。刘承怀认为,龙的躯干的基本形态是蛇、蜥蜴、马;在朱天顺看来,龙起源于闪电;何新认为,最初的龙形只是一种抽象的螺旋云纹。后来逐渐趋向具象化、生物化,扩展到接近真实生物界的两栖爬行动物形象;胡昌鉴认为,彩虹是龙的最直接原型,因为彩虹具有美丽而具体的形象化;孙首道认为,龙起源于原始社会,龙首形象的原始来源之一应该与猪头有关,龙的起源和诞生应该与原始农业密切相关。
龙的起源至今尚无定论,但从百家争鸣的观点中可以看出,无论龙起源于何处,它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中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我觉得讨论它为什么会形成这么重要的作用似乎更重要。
从文化含义的演变来看,龙崇拜经历了几个阶段,从神兽、水神、专制皇权的象征到民族文化的象征。
在先秦时期,龙是一种神兽。目前已知最早的龙雕是河南濮阳西水坡仰韶文化区墓葬中发现的一对蚌壳龙虎。这时候龙的形象很简单,没有角,身体长,尾巴弯曲,有鳞片。在商代,典型的成熟龙纹出现在青铜器、玉器和其他手工艺品上。这时,龙作为神的坐骑或吉祥的野兽出现。
《礼记》中称之为“龙、林、凤、龟”,合称四灵。
《河图》云:“黄金千岁生黄龙,蓝金千岁生青龙,金萱千岁生龙轩。”
《左公二十九年》:“故帝舜之世有龙,有夏。孔甲扰乱了皇帝,皇帝把它给了乘龙。有两江而汉,各有雌雄。”
《易经》六十四卦以干卦为首,干卦整篇都是关于“龙”的,以龙息的变化来表达人生和宇宙的哲理。
《竹简编年史》还说,傅系有所谓的长龙、乾隆、巨龙、、上龙、水龙、青龙、赤龙、白龙等。
《山海经》中经常出现龙神之脸、鸟头、马头等妖怪。单独出现的龙通常作为神人的坐骑,如“南祝融,兽脸,骑二龙。”“大喜之地,夏后始于此九代,骑双龙,盖三层楼云。”"在蓐收西部,左耳有一条蛇,骑着两条龙."
《楚辞》中,龙也被想象为神兽驾,“驾飞龙北行”,“石濑浅,飞龙婉约”。
自汉代以来,儒家思想兴起,龙的神话形象因“子不言怪力之心”而遭到破坏。此时,龙在文献记载中常被用来祈雨。Ryuben因水而生,与水息息相关,自然归结为水。《荀子·劝学篇》说:“水滴石穿,龙生。”《楚辞·Xi史》也写道:“龙失水而居陆,为蚁所伐。”《楚辞·田文》云:“他迎海长,如何做到?”王逸注:“或者说禹治水的时候,有一条龙,用尾巴画地,引水路,所以治了。郭璞追问:“雨是后世应龙引起的,意思大概是这样的。“《淮南子·天文训》曰:“养龙,归景云。"
五色龙最明确的描述是神农的《求雨书》:“春夏下雨,不下雨。甲乙叫青龙,也是火龙,是东方小孩跳的;..... "《春秋故事·求雨》也记载了用五色龙求雨的史实:“以甲、乙为第一大黑龙,长八尺,居中央位,第七小龙,各长四尺,居东。冰鼎日是占据中心的大红龙一,长70英尺,小龙六,分别长30英尺和5英尺,在南方。以戊己日为大黄龙一,长50尺,占据中心位置,也是小龙四,长20尺,南5尺。以庚欣里为大白龙一,它长九英尺,占据中心,它也是小龙八,每个都是四英尺和五英尺长,在西方。以仁贵日为大黑龙,长六尺,居中,亦为小龙五,各长三尺,居北。”
龙帝的起源要从黄帝算起。《山海经》中也有记载:“蚩尤与黄帝作战,黄帝令应龙攻冀州蛮荒之地,应龙蓄水。蚩尤邀请风伯来下暴雨。黄帝是世界上的女性名字。雨停,杀蚩尤。”龙帮助黄帝打败蚩尤,立下了不少功劳,但此时只是作为黄帝的助手出现,与黄帝本人无关。
《山海经》中的郭璞引用《归藏七尺》说,鲧未能按照天帝的命令治水,被尧用闪电劈死。他不仅死不瞑目怨念,而且三年后尸身未腐。尧害怕鲧的身体会出什么事,就派武士用锋利的武刀把它剖开,没想到鲧的怨恨在肚子里积成了一条黄龙,就是鲧的儿子禹。此时龙已经作为皇帝的化身出现,可见其地位的迅速上升。在中国古代数学中,龙的出现往往预示着成年人或圣人的到来。易经说,“在1992年,在野外看到龙对成年人是有益的。湘粤:见龙在田,德行尽失。九五飞龙在天,看大人就好。大象说:“飞龙在天,牛三也在天。“《庄子·外篇·田芸十四》讲的是孔子见老子的故事,其中孔子把老子比作一条“龙”:“孔子三日不谈老聃归来。弟子问,'大师看到老聃会做什么?'子曰:‘我在,所以见龙。龙,合而成人,散而成章,靠云养阴阳。张口不张口(左口,右上,力,右中,力右下,月声xié)。“这对老聃有什么关系,”"
汉高祖刘邦因为出身卑微,编造故事,说刘邦是因为龙的纠缠而出生的,所以刘邦是真龙的转世。此后历代皇帝纷纷效仿,与龙的关系更加密切。《史记》、《闭经》说:“黄帝得地之德,黄龙地之卑。夏天,木德、青龙停在郊外,草木茂盛...以前秦文公去打猎,赢了黑龙,这是水之德。”
按照中国人的传统思维,皇帝除非是真正的龙,否则不能自称皇帝,龙也就成了皇帝的专利。皇帝的身体是龙,脸是龙脸,住所叫“龙亭”,衣服叫“龙冠”、“龙衣”,思想情感也叫“龙心”。如果臣民用龙作为器皿和衣物的装饰图案,就会犯“擅闯”罪,会被处死。龙袍象征着皇帝登基...
时至今日,龙的含义还没有与皇室紧密联系起来,但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被赋予了许多文化含义,主要包括百虫之技、守护神、水神的象征、吉祥的象征、专制皇权的象征、民族文化的象征等等。这些文化意义不是一次形成的,而是逐渐丰富的。有些文化意义已经消失,有些文化意义今天依然存在。
龙气势磅礴,雄浑有力,是中华民族阳刚之美的代表形象。这个形象经常出现在中国传统的宫殿和寺庙中。北京天安门门楼屋顶有一主脊、四竖脊和四脊,主脊和竖脊两端各有十个彩色玻璃龙形饰,称为“龙吻”,被称为“九脊封十龙”。天安门广场的柱子上挂满了“金龙印章”的彩画;在金水河畔,一对华丽的汉白玉华表巍然屹立,华表的立柱上雕刻着一只腾云驾雾的龙象,美不胜收。在北京的紫禁城里,到处都可以看到龙象。在太和殿里,有一个供皇帝坐的雕龙宝座。大厅里有六根金色的龙柱,高约三十尺,柱子的粗细足以让两个人相拥。太和殿的金龙藻井可谓大话西游,殿内所有天花板都绘有龙纹。故宫三大殿前的雕龙石阶,尤其是太和殿,极为精美。九龙壁闻名于世。它由270块彩色玻璃组成。它由九龙、云、海水和岩石的形状组成。其主龙纹波动强烈,很可能会震墙起飞。在天坛祈年殿和十三陵灵恩殿的建筑上,也有许多艺术高超的龙形,北海有九龙墙和五龙亭,西山有龙王堂,颐和园有龙王庙,甚至永和宫的佛龛上也雕有龙。至于曲阜的孔庙,还有一个独特的石雕盘龙珠。中国传统建筑中的龙艺术首先是政治、伦理和积极力量的象征。但作为艺术形象,它也脱离了一般政治伦理的概念,走向审美。
二
世界各地的传说往往有一个长着翅膀的神,在混沌中把天地分开,创造了世界。他们都有自我牺牲的精神,他们的身体变成了泥土、山川、河流甚至人类,这也说明了人们对掌握自然力量的崇拜和对创造力的敬畏。同样,从有文字记载的时候起,每个大洲的每个文明都与龙生物的神话有关。
无论每个民族的龙形生物形象如何不同,它们总是与蜥蜴、鳄鱼或蛇联系在一起。常与地、天、水、火有关。
西方文化中对龙的第一次描述是动物寓言:龙头上有羽毛,嘴巴很小。它通过气孔呼吸,舌头从气孔吐出;它的牙齿和尾巴非常有力;它通过吹气而不是拍打杀死敌人,尾巴卷起可以杀死一切。书里有一张它用尾巴打死一头大象的图片,还拿它和魔鬼比,和魔鬼很像。
西方当代学者对神话传说中的龙的形象进行了归纳,得出了如下结论:龙是温血动物,通常长有翅膀,骨骼中空,以减轻身体重量。龙骨比钢筋混凝土更结实,更轻。龙的肌肉系统是最迷人和复杂的。它的咬合力平均为每立方厘米两吨,也就是说,它可以轻易咬碎钢铁。在陆地上,它的四肢可以承受很大的负荷,而在空中只能承受身体重量的一半。除了脖子和腹部,龙的全身都覆盖着剑影和发光的鳞片。也许这是因为他经常在地下挖洞,但并不是所有的龙专家都认同这种观点。为了保护其脆弱的腹部,龙经常穿着镶嵌着珠宝的腹部盔甲。龙的唾液很粘。这是用来染色他的脖子和腹部的珠宝保护和装饰。鳞片呈五角形,泪珠状,有长边和短边,最短的附着在皮肤上。龙想打扮自己的时候,都可以直立起来。龙的翅膀是由动物的上臂进化而来的,所以它由一个拇指和四个加长的手指组成,这些手指像蝙蝠一样由横膈膜连接。翅膀并不像一些生物图显示的那样与肩膀相连,而是与下背部和大腿根部相连。如果翅膀在顶部,龙会垂直向上飞,不利于速度,机动性差。如果翅膀在底部,龙可以水平飞行,头尾可以更好的掌握方向,机动性更大。龙大致可以分为三种颜色,蓝色:从深蓝到银色到珍珠母。红色系列:从铜色到深红色到红色和黑色。绿色系列:包括绿色、黄色、浅绿色、金色甚至深棕色。龙通常不是单一颜色的。它的鳞片总是在一个色系中有几种颜色,同时具有金属光泽,所以很难识别。如果龙麟的颜色变深,变得不透明,那一定是病了。龙用火做武器不是魔法,但有科学解释。当我们吃饭时,我们的身体会通过消化产生一种叫做甲烷(CH4)的气体。与人类不同,龙将这种气体储存在另一个肺里。然后与少量的磷(P4)混合,接触空气就会点燃,产生火焰。有些龙会吐出冰霜,对此的解释取决于龙消化的食物。食物进入胃主要是为了提供营养,其余的也会发生一些化学反应产生一种气体——氮气(N2)。氮气在肺部被自然压缩。当龙想要冷冻一个物体时,压缩的液氮被释放到肺部的空气中,然后迅速减压吸收环境中的大量热量,使其呼吸中的气体下降到零下50度左右。一般动物都会受到这种攻击,从重伤到死亡不等。生物的胃里有酸来帮助消化食物。能吐酸的龙有一个特殊的器官,能产生强力的酸。当龙呼气时,即使有最好的盾牌,它们的猎物也会被酸伤害。龙的生殖系统在体内,仅从外表观察是无法分辨龙是公是母的。龙像爬行动物和鸟类一样产卵。蛋壳刚开始很硬,后来会慢慢变软,小龙就从里面破壳而出了。龙的交配过程很有意思。两条龙在高空飞翔。突然,它们互相抓住对方,收起翅膀,开始做自由落体,然后在距离地面还有100英尺的时候张开翅膀着陆。龙热爱速度和冒险,所以交配过程充满了这样的乐趣。龙一般喜欢独居,数量也不多。龙是艺术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