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教研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在校长室、教务处和教学部的领导下,充分调动全组教师的教研积极性,发挥集体的力量,努力打造一支进取、乐观、和谐的优秀团队,把我组的教研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全面理解和贯彻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努力在全校营造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努力提高我校英语教学质量。
二、工作重点:
1.组织教师深入学习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认真研究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本文以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为指导,以《浙江省高中英语教学指导意见》为依据,深入研究新教材的编写意图,充分挖掘和利用其教学理念和教学内涵,继续探索英语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的教学模式,关注英语新课程实施中的新情况、新问题。
2.进一步推进英语课堂教学改革,努力用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指导英语课堂教学。本学期,我们将继续围绕“有效英语课堂教学和校本研究”这一核心,以解决英语教学中的难点问题为重点,继续探索适合我校高中英语教学实际的各课型的有效教学模式和有效的课堂教学途径和方法。高一要做好初高中衔接,开发选修课;高二要把握好考试的复习导向;高三倡导“有效复习”,注重写作指导和高考命题研究,在全校推广“文本解读”。
3.落实教学常规,加强教师自身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各方面素养。加强教学研究、命题研究、试卷分析和课题研究。加强教研团队建设,继续开展结对子活动,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充分发挥教师作为个人、集体和教学骨干的作用,促进学习和反思习惯的形成,增强研究意识,创作优秀教案,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育教学质量。
4.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我们应该稳步培养英语特长生,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培养优秀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积极开展课外辅导,为各类比赛打好基础。
三、具体措施:
1.全面贯彻执行上级和学校布置的各项教研任务,做到备课、上课、作业规范化,变规范为规范,注重教学反思。
2.开展双周教研小组活动和周备课小组活动。每周做活动,每周听课,每周学习。规定每周一下午的第三、四节课是教研组的活动时间,地点是二楼行政会议室;每周一下午第二节课是备课组的活动时间。活动要有主题,要有中心发言人,每个人都要做记录。(详见教研活动时间表)
3.各备课组要积极开展“文本解读”的学习。每周组织本组教师备课、讲课、听课、评课一次。讨论单元教案,复习计划,单元权重,难度,课堂具体操作等。,总结阶段教学,交流经验,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计划,交流教学经验。
4.开展针对性的公开课活动。本学期公开课以文本解读为主,倡导异质课堂。为了保证课程质量,公开课前要集体备课,年轻老师要请财力深厚的老师指导。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的前提下,组内所有教师都要参加公开课活动。每个老师每学期至少要有一次多媒体辅助公开课。提倡本组老师上课互相听课,新老师先上课后上课。
5.作业布置要有针对性,体现分层教学。一个单元,一次考试,不同层次的课要用不同难度的试卷,题型要根据教学内容,精挑细选,试卷要及时分析。要通过考试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方法。
6.教师应积极参加各类教学技能鉴定,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7.抓好英语特长生培养,扎实做好各类英语竞赛准备,进一步培养优秀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为配合县级各类竞赛,本学期我组将开展一系列竞赛活动,如高一学生听力竞赛、书法竞赛和词汇竞赛、高二学生阅读竞赛、各段落(部分)现场写作竞赛等。
我们高中英语教研组有14英语老师。多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加强管理。进一步规范教学行为,力求常规与创新的有机结合,促进教师严谨、扎实、高效、科学的良好教风和学生认真、勤奋、求实、求知的良好学风的形成。所有的老师都忠于职守,热爱学生,有良好的教育。他们以高尚的职业道德和严谨的治学态度赢得了学生的认可和尊重,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多年来,高考成绩一直处于原锡山市同类学校前列,多次受到教研员表扬。总结这些年的工作,我们小组有以下特点:
一、团结、合作、奉献
虽然我们组女老师比较多,但是团结协作的精神令人欣慰。辅导是我们组的特色。在教学中,师徒之间经常互相倾听。老教师教新教师如何上好课,如何准备复习讲义,如何批改试卷,如何组织课堂教学。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他们进步很快。刘志行老师今年刚教完三年级。在吴红莲老师和刘老师的帮助下,加上他在教学中的虚心和努力,他的班级在以前的考试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高三的观摩课得到了其他学校老师的好评。吴灵娣老师和赵薇老师已经工作第二年了,已经能够胜任这个年级的教学工作。另外,他们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高二备课组的课件大部分出自他们之手,为英语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提供了很好的教学资源。、孟永祥和谢工作还不到一年。在王玉琴和魏娟迪的指导下,他们很快适应了高一的英语教学。公教活动,一人上课,全团出动。大家都是好帮手。
第二,加强学习,转变观念
为了提高自身素质,我们组的老师认真研究了素质教育的理论文章和英语教育的教学方向,认真研究了《中小学外语教学与研究》、《中小学外语学习》等报刊,自己订阅了报刊。通过学习,他们丰富了教师的英语知识,加深了对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的理解,提高了专业理论知识水平,从而转变了教育观念。全组教师经常一起学习研究英语教学大纲和新课程标准,明确新课程标准与原教学大纲的变化,各年级的英语教学目标、任务和要求,从宏观上把握各年级的知识脉络。高一注重学习习惯的培养,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高二侧重于解题思路的培养和在原有基础上综合能力的提高;高三持续关注和研究高考动向。在复习过程中,要注重三次填空,引导学生横向纵向梳理知识结构,注重培养学生能力题的创新思维和考试心理的稳定性。
第三,加强备课组建设,打造备课组特色
每个备课组都能不折不扣地完成教研组布置的任务,同时创造出自己的特色。高一是今年的新教材,词汇量大大扩充,对老师的要求也大大提高。高一备课组在王玉琴老师和魏娟迪老师的带领下,不畏艰难,认真钻研教材,逐渐形成了这个组的特点——课堂节奏快,听课习惯好,效率高。高二备课组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为出发点。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每节阅读课基本采用多媒体教学。现在组里的老师基本都会自己制作多媒体课件。高三备课组侧重于阅读技能的培养和解题思维的训练。
四,实施教学实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课堂教学是所有学校的重中之重,其质量直接决定着本学科教育教学的声誉乃至学校工作的成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最基本的是重视常规教学。同年级要求统一教学进度、统一内容、统一内容、统一重点难点、统一作业练习;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坚持认真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课后辅导、评定成绩、总结计划。处理好教材局部与全局、新与旧、难与易、重点与非重点、知识与能力的关系,加强对重点难点的研究和讨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的目标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转变为实践能力的培养。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课堂教学的内容从注重以学科体系为基础的基础知识转变为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
还要认识到课堂教学对学生的整体影响;课堂教学模式应由传统的单一传授模式向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模式转变;课堂调节的手段应从传统的教师权威控制转变为实现课堂教学目标的要求。
五、开展讲座、讲学和评教等公开教学活动。
每个老师的课堂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都有自己的特点,坚持听课和评课可以互相借鉴。所以我们经常实践老教师上示范课,新教师上观摩课的方式。老师们互相听课,新老师的课数达到六七十节,老老师达到三四十节。听课评课已经成为英语组的常规教研活动。
第六,搞好教学研究,提高全组教师的专业水平。
我们组的老师在做好教材教法研究的同时,还注重以先进的教学思想和理念、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优化自己课堂教学的课堂结构、认知结构和训练结构。同时,教师积极撰写论文,吴红莲、刘老师撰写的多篇论文在省级刊物上发表。刘志行老师撰写的教学设计两次获得区一等奖,赵伟老师的设计获得区三等奖,吴红莲老师的视频课获得“中国陶瓷学会”一等奖。此外,在每年举行的全国中学生英语竞赛中,每个高二学生都可以获得二等奖和三等奖。
我们也深深知道,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在各级领导的关心下,在教研中心外语组老师和学校其他学科老师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取得的。我们也知道我们的工作仍然需要改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决心再接再厉,努力把学校外语教学的各个方面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