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读者意识

今天距离2012高考还有九天,大部分高三学生已经停课在家复习。如何抓住最后一周的宝贵时间,为自己的高考成绩加分?昨日,本报邀请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吉林省实验中学、长春市实验中学、长春市第十一中学的多位名师,对高考进行最后一次复习。他们有的是高三备课负责人,有的在我校实验班任教多年,有的研究高考走势多年,出版书籍文章无数,有的是我省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我相信他们能够指导候选人。

中国人

一句鼓舞人心的话

重新看已经做过的试卷,从规律上理解试题,甚至理解命题人的意图和命题规律。

1.在做题上。不要做太多新题,看看高考卷子,浏览一下最近做过的卷子。特别注意已经做过的试卷中的文言文阅读题、诗词鉴赏题、成语用法题、病句分析题,然后复习文言文中常见实词、虚词的用法,加深对文言文文化的认识。要重新掌握和理解诗歌鉴赏中涉及到的表达手法,反复理解常见易错成语的含义和用法,直到能够熟练掌握为止,并重新理清六类病句的知识,使病句题有法可依,而不是空泛。

2.知识积累方面,回归课本,阅读重点章节,复习落实重要知识点。教材以文言文和名诗的重点章节为重点。在复习文言文基础知识的同时,把文言文和诗词的必读文章背诵一遍,反复阅读优美的经典篇章,做到学以致用,在考试作文中运用得当。

3.答题技巧方面,冷静理清思路,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回忆老师关于答题的要求和具体步骤。翻看学习计划,注重学习计划中的考试大纲分析和策略指导部分,让平时繁杂的训练上升到理性理解的高度,而不是纠结于一两个文本细节,从规律上理解试题,甚至理解命题人的意图和命题规律,居高临下,以一种心理优势看待学习计划和以往的任何试题。

4.在自主学习方面,要注意三点:(1)我们知道但容易粗心的内容。知识总是有的,其实是有的,只是可惜因为没有用心去判断而失分。那些容易马虎的事情,才是你这几天要特别注意的。你可以通过仔细琢磨法律,克服误解,掌握判断技巧来克服粗心大意。(2)自己能做,但操作总是不完美。这部分内容你肯定没怎么做过,因为你觉得太好了,所以一直看。这几天你不妨带几个这样的问题,看看问题和答案,琢磨一下问题和答案的关系,想想你答了会丢哪些分,为什么会丢,怎么才能不丢。(3)虽然不会,但总觉得很简单,只是还没来得及实施。我们可能会忽略这些东西,比如一直写作文没有什么新鲜素材,总是等着考前看,现在该看了;比如,我一直认为文言文的官位常识很重要,很容易掌握。总想有一天能系统的研究一下。这个时候,就该开始了。这样的东西就是所谓的唾手可得的东西。不要放手。

英语

一句鼓舞人心的话

与其花大量时间盲目做题,不如多花时间查缺补漏。

高考前几天,有些同学开始着急,盲目做题。考生要明白,这个时候往往是思维和心理素质的比拼,而不是“努力”的比拼。与其花大量时间盲目做题,不如多花时间“查漏补缺”,总结能做的题中的思维步骤和答题步骤,从而总结提高做题的准确性和速度,进一步加强答题的规范性。

在考前这有限的几天里,你需要做的是:

牢记“道理在书里,题目在书外”,回归教材,回归基础。

1.按照高考说明把应该掌握的知识点一个一个筛选掉,把那些没考过的点去掉。包括对词汇及其用法的熟悉程度,语法的基本规则以及在特定语境中的灵活运用。要特别注意从语境和语义上解决语法问题。

2.考试复习,强化记忆。

英语中有一些知识内容是需要记忆和背熟的,这样在使用的时候才不会出错。比如一些固定句型,时态公式,固定搭配等等。

3.英语听力,坚持每天听。

调整和保持倾听状态是非常重要的。建议考生考前每天坚持听力练习20分钟。

再翻一遍老题。

把自己做过的卷子找出来,把漏答的问题一个一个传过去。尤其是选择题。不要过目,要彻底了解错误的原因。

保持语感。

1.确保每天做一次完形填空。不用做新题。如果时间不够,可以把自己做过的完形填空题的正确答案全部填上,然后大声朗读。不需要背诵,但至少可以熟练阅读。在朗读中,慢慢理解。

2.阅读理解是高考的重头戏,阅读理解是提高成绩的关键。考试临近坚持阅读,每天留出20-30分钟阅读英语章节,做一些限时训练,认真分析,重点是以前容易出错的题型。

作文。

1.熟悉英语书面表达中的常用句型和模板;

2.要仔细审题,搞清楚楚文章的体裁格式,主时态用的是什么时态?个人名字是什么?分成几段,用了哪些过渡词和连词;

3.一定要列出提纲,然后充实完善提纲;

4.注意写作对象和语言风格,有读者意识;

5.要有主次之分,细节要恰当;

6.必须符合逻辑;

7.心理健康,积极向上;

8.字数要符合要求,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字太多会显得啰嗦,字太少又显不出意思。

9.避免滚动面问题太多;

部分考生作文存在严重的卷子问题,导致分数明显偏低。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字迹潦草,标点符号使用混乱,涂抹严重,使分数降低1 ~ 2级;字数少或多的,从总分中扣2分;未按要求用直径0.5毫米的黑色墨水笔书写,或出现钢笔细、颜色浅、字小的现象,使阅卷老师看不清、看不懂,都会影响评分。

调整好自己的心理状态。

对于每个参加高考的学生来说,每个人都希望成功。面对高考,我们要做的不是给自己加压,而是减压,让自己在复习和考试阶段尽可能熟练地掌握所学知识,在高考中发挥出高水平,取得理想的成绩。

数学

考前不间断做一定量的中低档题。

要想在高考中取得好的数学成绩,既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又要有熟练解题的能力,还要有综合运用各单元知识的思想和方法。另外,面对一道数学题时,灵活的分析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也很重要。建议考生考前做好以下准备。

复习知识点然后做书上的题。

第二轮高考复习持续了一个多月甚至更长时间。平时考生重点做高考模拟卷,使得部分考生忘记了教材内容和基础知识点,基础知识不熟悉或模糊,解题时无法清晰准确地运用。建议考生回归到考前对知识的准确理解和熟练运用。理解是关键,把每个单元的知识系统化,要把一些重要知识的脉络重新理清。

注重计算能力,不间断做题。

考前要坚持每天解决一定数量的题,并实实在在的写下解题过程。不要只看题不写解法,这样我们的计算能力才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要熟练地背诵数学公式和定理,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平时要在考前集中精力打好“歼灭战”,把解题规律详细磨出来,避免考试中再次丢分,特别是一些考生在每个单元需要注意的内容,比如基本不等式的等号条件的验证,方程求解中判别式的根检验,斜率不存在时情况的讨论等。

总结答题技巧,提高考试技巧。

解决问题的时候一时没有头绪怎么办?这时候就要把问题看一遍或者再看一遍,想想平时做题的常用方法,看看问题的已知条件和要解决的问题有什么联系。数学中的选择题、填空题、解析题的解题方法要有所不同,小题尽量小,大题答案尽量标准化。

备考,提升自信心

稳定的心理准备很重要。考前保持稳定的情绪,复习总结平时学过的技巧和解题方法。当你在考场上遇到新题型的时候,就是考验你心理素质的时候,尤其是遇到一个没有思路的题型。你要有坚持做下去的信念。考前建议考生继续做一些“新题型”,磨练自己的毅力。以容易得分的题为基础,争取该得分的题,不放弃任何一题。

文科综合

一、政治学高考备考(于明波)

首先要回归课本,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从头到尾复习课本,努力熟悉知识点。同时,在阅读教材的同时,也要回忆一下之前做过的习题,思考一下这个知识点会出什么样的题,有助于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

其次,要把之前总结的错题拿出来,重新审视漏掉的题,找出错题的原因,注意分析的过程,努力学习不会的题,这样才能多拿分。

还是那句话,思考很重要。整个高三,我们每个人都做了很多题。这时候就要把它们整合起来,进行分类总结。相同或相似的材料有什么区别,以后高考怎么提问?我们都可以多思考。

第四,适当的训练。高考前不宜大量做题,尤其是多做新题,以免增加自己的紧张感。但如果只是单纯的不做题,难免会感到生疏,在考场上找不到答题的节奏,所以要适当做一些综合训练,主要是把握做题的时间和节奏。

第五,要把教材的内容和每个方框的标题都记得清清楚楚。政治学中一些主观题的答案就是运用这些知识,所以同学们要准确把握这些内容,努力得分。

最后,关于热点问题,一般来说,热点问题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正常的热点问题,比如国家对“三农”的关注,国家的宏观调控,这些都是学生在平时教学中所熟悉的。另一部分是当年的热点。对这两个热点有个大概的了解就够了,出题的时候往往是以干题的形式出现。我们回答的时候要注意分析材料,按照平时的训练正常答题。

b、高考历史复习备考(赵颖)

历史的复习主要在于十六个字:“突出骨干,回归课本,夯实基础,强化技能。”

第一,制定计划,严格执行。比如高考分几个部分: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重点复习薄弱内容;然后根据情况列出清单,落实学习任务,严格按照计划执行。

第二,对照大纲,回归课本。根据教学大纲,重新熟悉教材的章节和小标题,明确主要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梳理知识的内在联系,从而建立准确、完整、清晰的知识框架。注重知识的横向和纵向联系,打破原有的章节、目录等知识结构,对相似知识和相关知识进行重组和整理。同时要注意查漏补缺,一定要熟记教材中的历史概念和结论。

在复习过程中,要坚持“先回忆,后阅读”的原则,以恢复记忆为主,重记忆为辅,注重规律和联系,提高记忆效率。

第三,联系热点,链接教材。历史试题关注现实,不回避热点问题,往往以纪念日或次纪念日范围内的社会热点问题为载体,具有隐蔽性,考查非常隐蔽或含蓄。2012备考需要关注的“现实热点问题”包括:(1)当前政治热点问题:国际经济危机、欧债危机、中东局势变化、美俄法等国大选以及国内经济发展瓶颈、制度创新、社会公平、食品、交通安全、社会道德、台海局势、南海问题、钓鱼岛问题等。(2)纪念日。比如哥伦布发现美洲520周年、麦哲伦环球航行490周年、法国第一共和国成立220周年、英国议会改革180周年、南京条约签订170周年、中华民国成立、清朝皇帝退位、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正常化40周年、中国邦交正常化(3)长期热点。如和平与发展、民主与法制、计划与市场、公平与效率、改革与革命、经济结构与平衡、环境与发展、工业化、城市化与“三农”、经济增长与社会稳定、教育与科技创新等。

复习热点问题时,一定要注意:历史考试中,热点问题只是起点,实际考查的还是课本知识。因此,复习时要以热点问题为出发点,梳理历史知识,指明考查方法或方向,设计或选取一些试题进行训练,不能脱离课本知识,谈热点问题,片面追求热点问题。

第四,整理错题,总结反思。每天留出一定的时间做题,保持“感觉”。尽量在阅读和复习后做题,千万不要翻着书本做题,尤其是选择题。检查答案后,再次阅读或学习错误的内容。

由于时间紧迫,此时不宜贪多。所以可以翻翻过去的错题本,吸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如果在知识上失分,要及时回到课本上;如果方法失分,就要重新审题,找到切入点,理清解题思路,学习解题技巧;如果你失分了,你必须克服你的粗心。

五、重点题型,掌握技巧:论述题是近两年历史高考常见的考查形式。从去年的高考成绩来看,学生往往不知道这样的问题从何下手。事实上,这类问题往往需要答案,学生可以根据要求进行回答。如果观点明确,就是回答时明确表示同意或不同意材料中的某个观点;历史与理论的结合,就是在明确观点后拿出证据。这些证据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所学的知识,二是考题给出的材料。无论哪种来源,证据都必须与观点高度统一;层次清晰,结构合理,意味着任何反驳论点的试题答案都不是一个方面,所以在论证时要注意表达的层次和角度。最好先在草纸上列出项目再回答。

c、地理高考备考(王宏伟)

目前,考生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为中考做准备。

一、浏览高考题。尤其是近三年的新课标试题。浏览高考题有几个需要注意的地方。一、注意高考题中的设问方式,如比较、评价、分析等关键词,掌握一定的答题模式。二是分析标准答案的评分标准。材料分析的结果是什么,所学知识的迁移是什么,知识是如何关联的。三是学习表达的地理语言,避免白话。

其次,注意回归教材和考试大纲。建议考生阅读教学大纲、必修3和选修资料。看大纲的主要目的是找到复习中的遗漏点。阅读教材时,不要再关注知识的细节,要从一定的高度去把握知识体系和结构,特别是要总结教材中的黑体字。高考的知识迁移能力往往来源于这些内容。

三、复习错题本。错题是你的弱项,要注意及时回看,补上遗漏的知识点。如果没有错题,可以看看之前做过的练习,找到错题进行分析。不要借错书。

第四,做几套模拟试题。一方面把握答题的安排和节奏,另一方面保持答题的感觉。多关注答题方法的总结和答题设置的依据,不在乎分数。

最后,关于热点,地域热点主要包括世界和中国的区域发展、环境保护、气候变化、油价、奥运会等。注意复习时不要停留在热点本身,而要从地理角度分析热点,注意与热点相关的问题,尤其是课本或大纲中涉及的典型问题。热点是问题的起点,做好基础知识和技能训练是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