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父母不给女人出头?为自己出头也是父母的责任。
01
伊一是一个非常安静的女孩。她工作认真负责,待人真诚。我们不能说她的坏话。甚至女人也认为嫁给伊一是上辈子的福气。
她结婚后不久就生了一个孩子。她的丈夫是个酗酒者。刚喝醉回来的时候,他就一直说个不停,有时候一句话不说就一个一个骂。后来时间长了,他甚至对妻子说话都很狂放,甚至开始骂人。后来发展成打架。
兔子一着急就咬人。他们一个个捏咬他,但每次都是遍体鳞伤。
第二天她回了父母家,她也不打算谈这件事了。他们看到她手臂上的瘀伤,问那是什么。一问,眼泪一颗颗出来。
她妈妈说,夫妻俩在床尾吵架,今天回去了。夫妻没有一夜恩怨,过两天就好了。他爸虽然生气,但家里总是他妈说了算,他就推了下去。
我能说什么呢?我回去了。
直到有一次,我哥在学校来我姐家住了一晚,半夜听到她在里屋哭,她姐夫在打她。一家人这才明白女儿这几年吃了多少苦。
嫁出去的女儿是泼出去的水。既然生她养她的人都把她泼出去像水一样,别人怎么会珍惜她呢?女儿养的跟儿子一样,一尺五寸,都是父母生的。如何区别对待?说到底,都是男尊女卑的观念。渣男确信你是一个“好家庭”,在你女儿的拳头和脚加起来之前,你不能起任何灰尘。
如果不能在金钱和背景上做女儿的后盾,至少让她觉得自己不是一个人。哪怕你在女儿抱怨的时候对她说点什么,她也会觉得自己很靠谱。一位母亲带着两个孩子跳楼的血淋淋的事实仿佛就在眼前。作为父母,没有给女儿足够的安全感,尤其是在女儿走投无路的时候,否则不会有这样的悲剧。
02
我和同事曾经聊过这个话题。我说父母应该教给女儿保护自己的基本方法。太善良的人容易被欺负。人都有自己的立场和原则,父母可以少操心。
我婆婆当时也在。她生气地说,我怎么能教一个女人呢?那样的话,女人就会坐立不安,在婆家制造麻烦。那只不过是个孤儿。一个好的家庭不会让一个女人领先。
我无言以对,因为这句已经固化为名言警句的老话,听起来很有道理。
老年人有自己的生存哲学。他们在落后的文化背景下长大,生活观念陈旧。我们无权评判对错,但作为新一代,我们应该坚持正确的事情,不要被老一辈带入五六十年代去生活。
回到“大家闺秀”这个话题,年轻人在这一点上是统一的,应该是女儿的坚实后盾。
和一个男同事聊到这个话题,他特别生气,说他根本受不了我姑娘受委屈。说起来容易,五人六地让我女人居高临下,我就不饶他。
做女儿的靠山,不是无中生有,而是强调女儿一辈子都会像婴儿一样被抚养,无论发生什么,父母都会在。
在女儿有困难的时候,一句“没事,爸爸会支持你”和一句“三冬暖”的亲切话语,会给她更多迎接新生活的力量。
另外,既然双方父母都是长辈,就有责任帮助晚辈。男方父母做的对吗?为什么女方父母出面调解帮助却不被认可和接受?有时他们一般会受到男方家庭的攻击和虐待,甚至整个社会的价值认同更倾向于让女方父母装聋作哑或者识趣的把女儿推出门外。
我以为小家庭人才观念落后。看到佟丽娅的父亲在女儿出嫁时说的话,比如以后给陈先生做饭,伺候陈先生等。,没有提到让陈先生一家好好对待女儿。我明白了,这个观念老了,害死人。女人“不娶从父,嫁从夫,死从子”的日子,才过去了很久。难怪我们被要求成为“好父母”,他们都很明智。
这是纵容家庭暴力,渣男的恶行,甚至犯罪。醒醒吧,好父母!
03
如果你已经决定结束一段婚姻,回去通知父母的时候会被父母责骂和制止。比如家里没有离婚,很丢人;比如第一碗饭好吃,你还能找谁,只能越来越难吃;比如你跟谁在一起过,跟谁结过婚都无所谓。
很少有父母会说,儿子,你就想想吧。
这个极端的例子是想说明,我们应该给孩子自由成长的空间,让他们自己做一切事情,自己做决定,即使你知道结局是错的。
但是这个过程有时候很残酷。
前两天让儿子自己穿裤子。他一直哭着要我帮他穿。我已经决定让他自己做这件事。所以不管他哭什么,都不理他,就这样越哭越大。中间回了一次寝室,他还是让我给他穿。最后还是忍不住回去又催了一遍。他让我先放他一边,我没同意。我儿子哭得死去活来,我不得不戴上它。打了很久,估计没希望了,就自己穿。
儿子最后说,妈妈可以抱抱我吗?我气得不想抱他就走了。他一个人在房间里哭。一转身,眼泪就出来了。他爸为我俩无语。
直到最后才给儿子穿裤子。整个过程特别残酷,但为了让他能照顾好自己,他不得不自己动手。
这是一件小事,但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事情。家长要坚持原则,“是”和“不是”,“能”和“不能”的界限要明确。等孩子习惯了,就会明白“原则”就是没有商量的余地,处理自己的事情就能做到有原则,明辨是非。
一个有原则,懂得是非的人,会懂得在各方面坚守自己的底线。如果她是女生,可以在原则和是非的指引下,过有边界感的生活。
04
钱钟书的父亲钱基博在16岁时写了《中国与地球大势》,发表在《新民丛报》上。江洋的父亲杨荫杭先后在日本和美国留学,并获得宾夕法尼亚大学法学博士学位。
婚后,钱钟书和江洋去英国留学,并生下女儿钱圆。渊源直到四岁才回到中国。她会说几种语言,包括英语、汉语和法语,但她的家庭氛围给了她很大的帮助,她的学习也没有落后。钱远,教授,博士生导师。
其实父母的身高才是孩子的起跑线。如果有“输在起跑线上”的说法,指的是父母文化和阶级的落后。所以你的思维模式和经济自由程度决定了孩子未来的站立高度,尤其是你的女儿。
一个女孩在结婚之前,她的生活习惯、消费模式、生活方式、价值观都是受父母和家庭影响的。一旦结婚,她要尽快融入一个全新的生态系统,有时还要面对违背自己现有价值体系的现实。
这个时候,有不适感是很正常的。
不做一个好妈妈,不做一个聋哑家庭,就不会是一个男人吗?听听你女儿作为局外人的糟糕感受,你就知道你该怎么做了。摆正你的位置也是父母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