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有哪些民俗?
端午节(五月初五)。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的端午节。在河南民间,关于端午节的起源有两个版本。一个是为了纪念屈原,另一个是来自田文对端午节的新规定。随着生动有趣的传说,河南的端午节习俗变得越来越丰富多彩。有一首民谣说:“五月五日,麦子熟了,包粽子过端午节。”说明包粽子、吃粽子是河南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民俗活动。从形状上看,其他省市有包饺子、牛角饺子、锥形饺子、菱形饺子、桶形饺子、称重锤形饺子、九角饺子,而河南以牛角饺子为主,有三角和四角。
度过下一年(六月初六)。农历六月初一是中原人比较重视的节日。在豫东和豫南,有六月初一是小年的说法。尤其是在农村地区。人们把这一天作为庆祝丰收和崇拜丰收年的节日。此时小麦刚刚下种,丰收的喜悦充满了农民的心田和眉心。人们在房子里、院子里、麦田里摆桌子,放馒头、枣山(馒头的一种)、桃子、李子等五种瓜果。他们在桶里装满新收割的小麦,在桶上写上“福”字,然后烧香放鞭炮,祈求秋天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之后,人们愉快地吃了一顿由肉、蔬菜、粉条和海带做成的“杂碎”。大人们在麦田里猜拳规则,孩子们边吃边玩,玩得不亦乐乎。
六月初六,人们称之为“炒面节”、“望夏节”和“女儿节”,往往相隔十里(5公里)和八里(4公里),所以风俗差异很大。反正节日就是吃饭,玩,走亲访友。而且这些节日都和出嫁的姑娘有关。农村每家每户都会在6月1日到6月6日把嫁出去的姑娘接回家,招待好后再送她回婆家。俗话说“六月六,请大妈。”“六月六日,我挂了锄头,叫了大姑和小姑。”
六月初一过小年的习俗在中原地区相当普遍。6月1日至6月6日,中原农村的“年”味浓郁,持续一周左右。初一和初六虽有区别,但两个节日距离太近,节日活动自然融合在一起。这些节日既是中原农耕地区的农业节日,也是“丰收节”、“丰收节”。节日中的习俗活动是农民品尝自己劳动成果的活动。这种喜悦自然让所有人在走亲访友的时候同时分享。
乔乔节(七月的第七天)。农历七月初七是汉族的传统节日。因为这一天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女孩,节日活动的内容主要是乞讨技能,所以人们把这一天称为“乞讨技能节”或“女生节”。河南新乡乞巧的习俗是,每年农历七月初六晚上,当地未婚的七个姑娘组成一组(按“七夕”人数),每人以物换面,为织女准备供品。有人要买葡萄、石榴、西瓜、枣、桃等七种瓜果,烤七个油或糖的馒头,包七碗小饺子,做七碗面汤。另外,七个大饺子会分开包。饺子馅由七种蔬菜制成,里面包着七种用面粉制成的东西,如针、织梭、打花锤、纺锭、剪刀、蒜瓣或算盘。这七样东西应该代表了七个女生的愿望。
动物节(7月15日)。农历七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中秋节,俗称“鬼节”。中原地区的农民也把这一天称为“牛节”,这一天有很多祭牛的活动。在豫北临县,7月15日,家家户户都要蒸羊肉形状的白面包子,中午蒸熟,然后放鞭炮庆祝槽头的繁荣。每个有大动物的农户都会停工一天,把羊肉包子给大动物吃,有的还会用豆子等浓缩饲料喂动物,以示动物节与平时不同。晚上,他们会做一锅米汤给动物喝。一首民谣说“打一千骂一万,七月十五小饭一顿。”
重阳节(九月初九)。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传统的重阳节。古人认为“九”是吉利的数字,认为是正数。九月初九,占据两个九字,双阳重要,所以人们称之为“重九”或“重九”。在中国的传统习俗中,重阳节是一个登高节,它和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一样,已经成为九月九日重阳节的象征。据历史记载,它是在一个神话传说的影响下形成的。另外,在中原人的传统观念中,重九依然意味着长寿、健康、长寿。因此,人们把重阳节视为“老人节”,社会上有许多尊重、爱护和尊敬老人的活动。
腊八节(农历十二月初八)。腊月初八是中国汉族传统的腊八节。这一天,中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是用当年收获的八种新鲜粮食和水果熬制而成,一般是甜粥。但是,很多中原农民喜欢吃腊八粥。粥除了大米、小米、绿豆、豇豆、花生、大枣等原料外,还含有萝卜、白菜、粉条、海带、豆腐等。
祭灶节(腊月二十三)。腊月二十三是春节前一个重要的民间节日,人们称之为“祭灶节”。此时,人们按捺不住迎接新年的喜悦,停下手中的各种工作,忙着年前祭祀神灵的祭祀活动。腊月二十三,中原城乡燃放第一轮鞭炮。城市居民忙着购买麻糖、火和其他食物,用于向炉子献祭。在广大农村,祭灶的准备活动和盛大仪式在震耳欲聋的炮声中逐渐开始。除了吃灶糖,火也是祭祀当天非常有特色的时令食品。腊月二十三,城里饼干摊的生意很红火。人们围在一起,争相购买祭祀用的炉子并焚烧。农村大部分是自己做的,用面粉和炕做的。家里很热闹,有小年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