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示语翻译解析】公示语翻译原则ppt

摘要:公示语是供公众在公共场合看到的书面语言,是人们生活中常见的实用语言,是一种开放的、面向公众的特殊文体,以达到一定的交际目的。公示语在生活中应用广泛,几乎随处可见。由于公示语在公众和游客生活中的重要性,任何对公示语的模糊、误解和滥用都会导致不良后果。本文分析了公示语翻译中的常见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法。

关键词:公共场所公示语翻译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闭幕,全国各地的中英文双语公示牌越来越多,外国人可以方便地游玩和购物。可以说,这是人性化管理、和谐社会的一种进步,也体现了国民友善向上的精神面貌和整体文化素质。公示语,顾名思义,是在公共场所向公众展示的书面语言,是人们生活中常见的实用语言,是一种开放的、面向公众的、达到一定交际目的的特殊文体。公示语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被广泛使用,例如路标、广告牌、商店招牌、公共场所的宣传标志和旅游手册。公示语是国际化城市、国际旅游目的地语言环境和人文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公示语的实际应用中,我们还存在很多问题。外国人看不懂甚至出丑的不规范英语公示语比比皆是,不仅达不到交际效果,还损害了形象。

第一,常见公示语翻译错误的分类

拼写和语法错误

拼写是公示语中最常见也最容易被忽视的错误。除了拼写错误、大写错误或标点错误,语法错误也是公示语翻译中常见的错误,如词性误用、名词复数不当、冠词省略和动词形式不正确。比如:“禁止停车”:“禁止停车”;“请随身携带随身物品”:“请随身携带随身物品(随身物品)”;“请走侧门”:“请走侧门”;Xx机动车驾校:汽车驾驶(驾驶)学校:XX装饰有限公司:解码(装饰)总公司;《男式休闲装》:“男式(男装)装”;“中西快餐”:“中(Chinse)外(western)快餐”。这些语法错误要么是由于译者的粗心造成的,要么是想当然的。其实翻译的时候稍微注意一下就可以避免。

(2)中式英语

英语中有许多固定的表达方式。比如“东南”是指“东南”而不是“东南”,而“西北”是指“西北”而不是“西北”。但是很多公示语的翻译都是满满的意思,和英文表达完全不一致。比如“中国烟酒”翻译成“中国烟酒”就不合适,按照英文习惯应该翻译成“烟、酒、茶”。“警务工作站”翻译成“警务工作站”或“警务站”与中文相比是生硬的翻译。其实翻译成“警察局”就能让外国人听懂。“租赁公司的汽车服务中心”中的“lease”翻译成“出租公司”,也完全是从中文的角度翻译过来的,应该翻译成“汽车租赁”。把“牙科诊所”翻译成“口腔部”让人哭笑不得,建议改成“牙科办公室(部)”。

(四)语义模糊

语义模糊的原因有很多。因为汉英转换的错误,原本中文很清楚的东西,在英文翻译中无法理解。造成误译的原因很多,但歧义主要是由汉译英过程中信息的丢失和翻译的不完全造成的。比如:(1)“小心你的头”:“小心你的头”翻译过来就是“小心你的头”或者“小心你的头”;(2)《时钟城》:“时间城手表&;Clocks”翻译成“手表& amp;钟表购物中心.

二,公示语汉英翻译的对策

(一)熟悉公示语的含义和特点

公示语是为了达到某种交际目的而向公众开放的一种特殊文体。它们具有指示性、暗示性、限制性和强制性四种应用功能,这就要求这种文体简洁、清晰、正确,从而向公众提供清晰易懂的信息,避免不必要的误解。翻译时,词汇要简洁,用词要精确,可以用几个字来表达,或简单明了的图标,或图标和文字的组合,让读者一目了然,而不是随意使用长句,注意选择常用词。

(二)多借用国外已有的例子。

戴宗宪认为:“完全可以采取交通等国内外可以一致的取征学说,找一些专家把他们的表述拿到国外去用。”(戴宗宪,2005)事实上,除了一些非常像中国的公示语,中国的公示语基本上都可以找到相应的英文公示语,这就需要译者尽可能多的查阅资料或者咨询母语为英语的外国朋友。

(三)注意对文化背景的理解

由于人们的社会背景、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的差异,在语言表达上存在差异,这些差异也充分体现在公示语中。如果不能透彻理解文本中所包含的文化信息,掌握中英文化差异,就不可能完成从源语言到目标语言的转换。

公示语的翻译不仅关乎翻译技巧,更关乎人们的认知。很多人认为只要懂英语就可以翻译。事实上,公示语翻译的基本功不仅包括英语水平,还包括对外国文化的了解。因此,在翻译公示语时,你应该把目标读者的文化习惯放在第一位,并使用交际翻译来获得准确的翻译。公示语是世界各国了解中国的主要载体之一,也是中国留给所有来华外国人的第一张名片。因此,中文公示语的英译就显得尤为重要,其目的很明确,就是在必要的场合更方便地指示、提示、警示和帮助在华外国友人生活、学习、旅游和工作。正确的公示语英译对提升城市文明形象,进一步推动城市国际化进程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资料:

【1】吕合发。公示语的功能特征与汉英翻译。术语标准化与信息技术,2005,(2)。

[2]罗选民,李日旺。关于公示语翻译的思考。中国翻译,2006,(6)。

[3]杨永和。新世纪中国公示语翻译综述。外语教学,2009,(5)。

[4]李红梅。基于模因论的公示语翻译研究[J].四川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