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李四光

李四光(1889 65438+10月26日-19765438+4月29日),蒙古族,出生于湖北省黄冈县一个贫困家庭。(还有一种说法是1889 165438+10月18)是世界著名的科学家、地质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我国现代地球科学和地质工作的奠基人。中国地质事业的奠基人和主要领导人之一。他自幼就读于父亲李卓厚所教的私塾。14岁,告别父母,独自一人来到武昌报考高等小学。在填写登记表时,他把姓名一栏错当成了年龄一栏,写下了“十四”字,然后把“十”字改成了“李”,后面加了“光”字,从此便有了“李四光”的美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山东大学院长、地质矿产系主任。1952,应李四光邀请,回到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工作。

65438到0904,李四光因为学习成绩优异,被选送去日本留学。他在日本接受了带有汉族民族主义的反满革命思想的影响,成为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中最年轻的成员,以“驱逐鞑靼人,恢复中国”为己任。孙中山很欣赏李四光的志气:“你这么年轻就搞革命,很好,很有志气。”我还送给他八个字:“好好学,成为国之用。”

1910年,李四光从日本归来。武昌起义后,被任命为湖北军政府财政部委员,后被选为工业部部长。袁世凯上台后,革命党人遭到排挤,李四光再次离开祖国,前往英国伯明翰大学留学。1918,获得硕士学位的李四光决定回国工作。途中,为了了解十月革命后的俄罗斯,我还专程去了一趟莫斯科。

从1920,李四光在北京大学任教授、地质系主任,到1928,赴南京任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所长,并当选中国地质学会会长。他带领学生和科研人员常年在野外旅行,跋山涉水,走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多次赴欧美讲学、参加学术会议、考察地质构造。

1949年秋,新中国成立不久,身在国外的李四光应邀成为CPPCC的一员。得到消息后,他立即做好了回国的准备。这时,伦敦的一位朋友打电话告诉他,国民党政府驻英大使接到密令,要他公开声明拒绝接受CPPCC议员的职务,否则将被拘留。李四光果断决定,只身离开伦敦前往法国。两个星期后,李夫人的徐树斌收到了李四光的一封信,说他已经到达瑞士和德国边境的巴塞尔。夫妻俩在巴塞尔买了一张从意大利到香港的船票,分别在1949和65438+2月秘密启程回国。

回到新中国怀抱的李四光被委以重任,先后担任地质部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全国科协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他虽然年事已高,但仍战斗在科研和国家建设的第一线,为我国的地质、石油勘探和建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1958年,李四光经何长工、张劲夫介绍加入中国* * *制片人党,从一名民族民主人士成为* * *斗士。20世纪60年代后,李四光因过度劳累身体越来越差,但他以极大的热情和精力投入到地震预测、预报和地热利用工作中。1971 4月29日,李四光因病去世,享年82岁。李四光为纪念早年的一位好学生而写的这首诗,也是他一生地质科学研究的光辉写照。

崎岖的武陵路上,你从我身边游过。

峰峦又隐,环抱响水头。

风云骤变,一片金黄。

山在哪里,石迹在哪里?

李四光最大的贡献是建立地质力学,从力学角度研究地壳运动现象,探索地质运动和矿产分布规律,新华夏构造体系的特征,分析中国的地质条件,说明中国的土地上一定有石油。理论上推翻了中国贫油的结论,肯定了中国有良好的储油条件。在认真听取汇报后,毛泽东和周恩来支持他的观点,并根据他的建议,他们在松辽平原和华北平原开始了大规模的石油调查。从65438年到0956年,他亲自主持了石油调查和勘探。在很短的时间内,他先后发现了大庆、胜利、大港、华北、江汉等油田,为中国石油工业做出了不朽的贡献。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勘探部门先后发现周年油田、大港油田、胜利油田、华北油田等各大油田,在国家建设急需能源的时候,滚油出现了。这样,不仅中国摆脱了“贫油”的帽子,李四光独创的地质力学理论也是最有力的证明。

[编辑此段]“科学救国”

李四光在农村生活了将近14年。从五六岁开始,他就在父亲教书的私塾里读书,还要帮母亲打柴、打米、磨面、打水...艰苦的生活培养了他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倔强的性格。

太平天国革命后,洋务学堂兴起,湖北设立了许多新式学堂,旨在新学,标新立异。李四光被深深吸引。他一个人去参加考试,以优异的成绩被录取。

在新学校里,他渴望学习新知识。因为每次考试都是第一名,所以被省里选拔为正式生,送到日本学习造船。

李四光在日本呆了七年,在那里他加入了孙中山先生领导的中国同盟会..

李四光回国后的第二年,辛亥革命爆发,他参加了汉口保卫战,并作为新任命的湖北军政府财政部门,亲自组织码头工人和人力车夫运送军火,奔赴前线。随后,他被选为湖北军政府的工业部部长。就在李四光准备干一番大事业的时候,辛亥革命失败了。他致力于科学技术的研究,走上了“科学救国”的道路。他去英国留学,先学采矿,后学地质。他祈祷有一天,能看到政治清明的世界,为祖国贡献自己的青春和热血。

留学不易。为了维持不断上涨的学费,李四光假期去矿上打工。在伯明翰大学的六年时间里,他不仅学习成绩优异,还熟练掌握了英语,先后获得了学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毕业后,他婉言拒绝了一个矿山的高薪聘用,接受了蔡元培先生的邀请,回到祖国,在北京大学地质系当教授。

[编辑此段]第四纪冰川的发现

到了北大地质系后,李四光讲了两门课,岩石学和高等岩石学。他以严谨的冶金风格赢得了学生的尊重。他经常带学生到田间进行实地教学,边看边聊。他从不放过一座小山,一个山谷,一堆石头,一排裂缝。学校资金短缺,他带领学生白手起家,非常安静地收拾学习环境。

在教书的同时,他也没有放松自己的研究工作。他一生对地质学的主要贡献,如古生物的鉴定方法、中国第四纪冰川的发现和地质力学的建立,都开始于这一时期。在研究过程中,他从不被已有的观点和理论束缚,而是根据自然规律寻找尚未被人们认识和掌握的真理。所以他能不断提出有创意的想法,敢于挑战一些旧观念。

例如,自19世纪以来,德国、美国、法国、瑞典等国家的地质学家一直来到中国勘探矿产和调查地质。然而,他们都没有在中国发现过冰川。因此,在地质学领域,“中国没有第四纪冰川”成了定论。然而,李四光在研究蛛形纲动物时,在太行山东麓发现了一些与冰川条纹非常相似的石头。他继续在大同盆地调查,越来越相信自己的判断。于是他在中国地质学会第三次全体会员大会上大胆提出了中国存在第四纪冰川的观点。与会的农商部顾问、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轻蔑一笑,予以否认。

为了让人们接受这个事实,他继续寻找更多的冰川遗迹。10年后,他不仅得出庐山存在大量冰川遗迹的结论,还认为中国第四纪冰川以河谷冰川为主,可分为三个冰期。

当李四光的学术观点再次发表在国家地质学会上时,引起了1934著名的庐山大辩论。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中国的科学家低人一等,相当多的外国学者带着民族主义和种族歧视来到中国。因此,尽管有大量的事实,几位外国学者并没有改变他们的观点。

1936年,李四光再次游览黄山,写了一篇《安徽黄山第四纪冰川现象》的论文。这篇文章和几张冰川现象的照片引起了一些中外学者的注意。德国地质学教授费尔斯曼回到黄山后称赞说:“这是一个惊天动地的发现。”李四光十几年的努力,第一次被外国科学家公开认可。然而,他知道这远远不够。他干脆把家搬到庐山,在庐山脚下建立了一个冰川陈列馆,命名为“白石陈列馆”(后被国民党海军炸毁),进行更深入细致的冰川研究。

李四光多年对冰川的研究,在《冰河世纪的庐山》中有全面的阐述,完成于1937。可惜由于抗战爆发,这本书在10年后才出版。

[编辑此段]回国找油田

65438年至0927年,应蔡元培之邀,李四光离京南下,负责地质所的筹建工作。1928 1成立地质研究所,李四光任所长。地质研究经常需要吃喝,条件非常艰苦。而且新成立的研究所缺少资金、设备,甚至没有固定的地址。八年抗战,李四光和他的研究所吃了不少苦头。那时,他抽着纸莎草纸做的香烟,穿着土布衣服,生活十分贫困。然而,他和他的同事们从未放弃地质研究。由于生活的艰辛和工作的劳累,他患上了心绞痛和肺结核。

1948年2月初,李四光离开上海前往伦敦,参加18国际地质学会,妻子许淑彬也一同前往。会后,他们又在英伦三岛住了一年,养病,观察国内外形势的发展。虽然李四光远在欧洲讲学、考察,但他仍然关心着祖国的命运。1949年初,李四光给徐阶(地质学家,解放后曾任地质部副部长、中科院院士)等人写了几封信,支持他们坚守南京,反对迁都广州,为新中国地质科学事业储备了队伍和设备。

1949年4月初,郭沫若率领的中国代表团赴布拉格参加世界维和大会。出国前,郭沫若根据周恩来的指示,给李四光带了一封信,要求他尽快回国。李四光看了这封署名郭沫若的信,非常激动。新中国将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技能可以施展,抱负可以实现。他正在逃亡,准备尽快回国。但由于二战的影响,从英国到远东的客轮船票不得不在一年前订好,返程日期也不得不推迟。他一边休养,一边完成科研遗留的事情。

李四光焦急地等待着出发的日期。有一天,伦敦的一个朋友打电话给李四光,告诉他,国民党驻英大使馆接到密令,要求李四光公开发表声明,否认中国人民* * *和拒绝接受政协对他的全国委员会的任命,否则有被拘留的危险。

情况紧急,于是李四光果断决定。他拎起一个小皮包,很快就去了普利茅斯港,他要在那里横渡英吉利海峡,先去法国。普利茅斯港是一个偏僻的货运通道,海面宽阔,风浪很大,一般人一般不会从这里渡海,可以躲避国民党特务的追踪。临行前,他给驻英大使写了一封信,让许树斌两天后寄出。第二天,国民党驻英使馆派人找到李四光,徐树斌警惕地告诉来访者,李四光出去视察了。

两天后,徐树斌送来李四光的一封信,信中写道:中国人民* * *和中国,是我多年来日夜思念的理想国。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是我全力支持的政府。我认为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是我莫大的荣幸。我已经回国就职了。他还劝大使尽快摆脱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灾难的国民党政府,回到光明祖国的怀抱...

两周后,徐树斌收到李四光的信,得知他已经到了瑞士和德国边境的巴塞尔,立即前去迎接。

1950年5月6日,李四光终于到了北京。他今年60岁了,但他觉得新的生活才刚刚开始。

新中国的诞生揭开了李四光科学生涯的崭新篇章。他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地质部长和科学联合会主席。

他认真学习毛泽东的实践论、矛盾论和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努力用辩证唯物主义指导自己的工作和科学研究。他注重理论学习,也注重自己的思想改造。“他决心扔掉那些旧的负担...达到忘我的境界”;他全心全意地投身于祖国的地质事业,献身于它。在他的具体领导下,我国地质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1958年光荣加入中国* * *产党。

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时,毛主席和周总理问李四光:中国的天然石油前景如何?

早在1915至1917期间,美孚石油公司的一个钻井队在陕北浮石地区钻了7口探井,耗资300万美元,但因收成不好而离开。1922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布雷克·王尔德教授来中国考察地质,写了《中国和西伯利亚的石油资源》一文,得出中国石油贫乏的结论。从此,“中国贫油论”流传开来。但李四光根据自己对地质构造的研究,在1928中提出:“美孚的失败,并不证明中国没有油田可以经营。”后来,他在《中国地质学》一书中再次提出,新华夏系构造体系的沉降“可能揭示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沉积物”。这些沉积物是关于石油的。

因此,李四光乐观地回答了国家领导人的问题:“我们的地下石油储量巨大。从东北平原,穿过渤海湾,到华北平原,再到南方的湘鄂情地区,我们就可以做工作了……”。

1955年,普查队上了一线。在几年内,已经发现了数百种可能的储油结构。1958年6月,好消息传来:发现了规模大、产量高的大庆油田。地质部立即将队伍移至渤海湾和黄河下游冲积平原。后来,大港油田、胜利油田等油田相继建成。地质部转移到其他平原、盆地和浅海继续战斗。

1964 12周总理在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一五建设的大庆油田,是在中国地质学家原有的石油地质理论基础上勘探发现的。”李四光的工作得到了党和国家的充分肯定。

地震预报

1966邢台地震后,李四光“教我们”关注河北河间、沧州;关注渤海;关注云南通海;关注四川炉霍;关注云南宜良关;关注松潘;唐山值得关注...一路走来,李四光都是对的。当时,许多科学家认为地震是无法预测的。李四光斩钉截铁地说,地震是可以预测的。周总理曾说:“李四光推行民意,相信地震是可以预测的。”本文使用了一系列的“注意事项”。这种特殊的表达方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编辑此段]李四光故居及“李四光小道”

在北京海淀区龚伟村的中央民族大学南侧,有一条狭长的小路。中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生前总喜欢休息一下,思考一下问题。人们习惯称之为“李四光小道”。

如今,龚伟村已成为一个繁荣的城区,但在解放初期,它只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小村庄,只有十几户人家。“李四光小道”的路径拓宽了,变得热闹起来。

说起龚伟村,这个名字的由来与古代回鹘人(今天回鹘人的前身)密切相关。明代《顺天府志》官方版也提到“大慧寺在魏武村”明朝万历年间,这里除了魏武村之外,还被称为“谷玮村”。万历二十一年出版的《宛系杂记》有如下记载:宛平县西北,西直门距高梁桥一里,距村篱笆房五里,距鞑子营二十里。另外十里叫北海店,旁边有小南庄、八里沟、牛栏庄...这不仅为我们提供了魏武村的不同名称,也表明魏武村的具体位置与今天的龚伟村一致。直到清光绪七年(1881),这里还叫魏武村。

辛亥革命胜利后,随着民国的建立和人们思想的转变,北京的许多旧地名都被新地名所取代。“文革”期间,这里也被称为“龚伟村”,龚伟村附近的一座立交桥至今仍被称为“龚伟桥”。这些都是按照发音,略有变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李四光在此居住,为这一带的龚伟村增添了文化色彩。

李四光走得多了,就成了“李四光小道”。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央民族大学正门南侧有一片小树林,林带与中央民族大学南墙之间有一条东西走向的小路。这条路通向李四光的家和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当年,这些单位所在的具体辖区是北京四季青公社满居集大队的霍克吉生产队。显然,它本应属于城乡结合部。这条小路就是著名的“李四光小道”,现在叫民族大学南路。

一条十几米宽的土路隔着一个村子。附近的菜园和肥沃的黑土上长满了厚厚的杂草和绿色的藤蔓,就像传说中的金银岛。据说这里曾经是一片墓地。

每天放学后,孩子们会和几个朋友拿一根树枝,腰间系上运动服,额头系上红领巾,玩冒险游戏。穿过高墙、沙堆、脚手架,从乱糟糟的坟墓、水塔、烟囱到人们家中深深的防空洞...

很多在北京早已消失的动物,比如冬眠的水蛇,小脸盆那么大的蟾蜍,飞过去不留痕迹的黄鼠狼,大刺猬和小刺猬挤在一起,甚至还有狐狸。

其实这条路没有名字。当时称之为“李四光小道”,并不是因为它是为李四光一家修建的,也不是因为它是李四光出入的必经之路,而是因为李四光每天傍晚下班之余都会准时来到这条路上散步。李四光走得多了,也成了“李四光小道”。起点在屋前的银杏树下,终点是白石桥路。平时来回,有时边走边和随行人员讨论工作,有时带着马扎,坐在门前的银杏树下思考问题。

当时四周都是菜地,“李四光小道”也是一条田间小路。一开始是周围农民慢慢叫起来的,后来越传越远。据说曾经在北京的交通地图上,在邮局备案过。现在小树林已经不存在了,“李四光小道”一改再改,现在叫“民族大学南路”,这条路上有北京舞蹈学院等多家单位。

李四光晚年的两部重要著作《地质力学导论》和《天文地质古生物概论》以及十余篇学术文章,就是在这条路上、银杏树下构思出来的。

李四光从1962搬到这里。

在参观李四光纪念馆著名的“李四光径”时,除了很多人对我的询问不知所措外,没有人知道它的位置。

初春,当4月22日,第37个地球日到来的时候,我敲响了久违的门。当公众涌向地质博物馆时,很少有人去李四光纪念馆。纪念馆大门紧闭,与地质博物馆成反比。

我按响铁门,问道...李四光纪念馆馆长白先生带领我走进了向往已久的世界。

李四光的最后十年(1962到1971)是在国家专门为他修建的房子里度过的。几十年过去了,这个院落还在,在李四光诞辰一百周年(1989)时被辟为李四光纪念馆,时任政协主席李先念题写了馆名。李四光故居为二层建筑,总建筑面积989.1平方米,四周有院墙,院门朝北(原为朝南),楼门朝西。院中曲径通幽,假山、喷泉、果树林立。

我看到了李四光用过的电视、收音机、照相机、小提琴...他的书桌,他的书柜,他喜欢的千万种石头...就像和一个长辈跨越时空聊天。

李四光解放后回国,数次搬家,一度定居在象山附近的象鼻沟。20世纪60年代,因为备战需要,他搬家了。他被邀请到李瑟娥·姬神在该市东单的住所。李四光觉得房子太豪华,和自己平时的生活兴趣格格不入,就放弃了。

此后,他亲自选址设计,这座小楼由国家出资修建。如今,院子里许多成熟的树木都是李夫人许树斌等人种植的,还有几棵是李四光自己种植的。

李四光从1962年迁到那里,一直住在那里,直到1971年去世。他在这里生活、工作和学习。一些由他主持或参加的小型会议,经常在家里召开;何长工、刘景范等前地质部门负责人经常来家里汇报事情,所以大门右手边的大客厅实际上有会议室的功能,四周是书柜和沙发,中间放一张长桌和几把椅子。目前,窗边陈列着许多第四季冰川沉积物的地质标本,大部分是李四光野外考察的收获。

其他家具都是那个年代遗留下来的,一张旧皮沙发的扶手已经开裂,露出里面的棉絮。这些沙发是李四光1950回国时在二手市场买的。似乎他们更老。客厅隔壁是办公室,还没有恢复,但有一张大写字台是李四光用过的。

办公室一端的墙上有一块玻璃黑板。地质队野外工作回来,向李四光汇报工作时,经常用黑板讲解或布置,还借用这块黑板给科技人员讲授地质力学。这大概是多年教学生涯养成的习惯。值得一提的是,黑板上写着四个粉笔字:“争私修”。

李四光国学功底深厚。不仅他的散文写得好,他的旧体诗也写得好。就连他的地质学论文也是“有声有色”。他的音乐造诣也相当深厚,尤其是小提琴。他在巴黎创作的小提琴曲《很难走》,是中国人创作的第一首小提琴曲。李回国后,请音乐家小看一看,并提出他的意见。这首小提琴曲写于1920,在近80年后的北大百年校庆晚会上首次公开演奏。它的上市纠正了马思聪是中国最早的小提琴作曲家的说法。现在这段音乐和李四光在国外经常演奏的小提琴都陈列在纪念馆里。

李四光晚年生活很简朴,衣着也不是很讲究,得过且过,甚至打补丁。李四光死后,工作人员想找几件遗物留下来,但没有找到像样的值得保存的东西。

李四光夫妇在世的时候,这栋小楼里只有他们两个人住。他们去世后,他们的女儿李琳和她的家人搬了进来。李林三年前去世了,她的丈夫邹承鲁也病了。一院士三院士被传为佳话。

40多年前,李四光家的小楼,李家南门外的千年银杏树,明朝大太监刘瑾等历史人物的墓碑,都是周围颇为醒目的标志。现在高楼林立,李四光故居夹在其中。由于年久失修,这座小楼有些破旧。

[编辑本段]李四光名言

我是炎黄子孙,把学到的知识全部献给亲爱的祖国是理所当然的。——李四光

真正的科学精神应该从正确的批评和自我批评中培养出来。真正的科学成就必须经得起事实的检验。有了这样的双重保障,我们就可以放心大胆的去做,不会去挖自大的陷阱。——李四光

科学尊重事实,你不能编造借口去附加一个理论。——李四光

科学是一个诚实的东西,它是由许多人的劳动和智慧积累起来的。——李四光

不怀疑就看不到真相,所以希望大家持怀疑态度,不要被既定的理论冲昏头脑。——李四光

真理,哪怕只看到一线曙光,也不能让它的光辉暗淡。——李四光

[编辑本段]历史镜头

中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是一个志向远大的年轻人。为了建造“一流战舰”,提升中国的威望,他在15岁的时候去日本学习造船。但当时中国没有钢是造不了船的,李四光去了英国学习采矿。但他觉得采矿离不开探矿和勘探,还需要掌握地质学的专业知识,所以最终选择了地质学专业。后来,李四光为中国地质特别是石油工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1889 10 10月26日出生于湖北省黄冈县回龙镇下张家湾村。

1904—1907留学日本,进入东京弘文学院综合部。

1905年8月在东京加入中国同盟会。

1907—1910 7月进入大阪高等工业大学海洋机关系学习造船机械。毕业后担任湖北省中等技术学校教师。

1911年10月—1912月先后任湖北军政府财政处参事、湖北军政府工业处处长、湖北团支部书记。

1913 10 6月-1918 6月进入英国伯明翰大学,先学采矿,后学地质学。自然科学硕士毕业。

1920回国,任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

1928 1担任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所长。

1931年英国伯明翰大学授予自然科学博士学位。

1934—1936 4月在英国讲学,获挪威奥斯陆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1937 165438+10月带领中科院地质研究所迁至广西桂林。

1948年8月,赴英国参加在伦敦举行的18国际地质大会。

1950五月回京。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者协会理事、中华全国自然科学专业学会联合会主席。

1951 4月当选世界科学家协会执委会副主席。

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部长。

地质力学实验室成立于1956年2月,并担任实验室主任。1958,实验室改为研究所,并担任所长。

1958 6月被苏联科学院授予外籍院士。8月任中国科学院原子能委员会主任。9月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65438+2月加入中国* * *产党。

1969年4月当选为中国* * *产党第九届中央委员。

1970年8月任国务院科教组组长。

1971于4月29日在北京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