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化差异
目前,价值观和道德标准、社会关系、社会礼仪和社会习俗等。,即西方文化崇尚个人荣誉、自我中心、创新精神和个人自由,而中国文化崇尚谦虚、无私、中庸和团结协作;西方人平等意识强,家庭结构简单。父母和未成年子女组成核心家庭。然而,中国人的等级观念很强,家庭结构复杂,传统的幸福家庭大多是四世同堂。
在跨文化交际中,人们因文化障碍而造成信息误解甚至相互伤害的情况并不少见。有时候善意的话语会让对方尴尬,礼貌的举止会被误解为荒谬和粗俗。因此,研究文化差异和正确的跨文化交际行为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在中国,关心他人的健康是有教养和有礼貌的表现。但是,对西方人的健康表示关心,不能用中国的传统方式来做。当一个中国学生得知他的美国老师生病了,他会关切地说:“你应该去看医生!你应该去医院。没想到,这句很有想法的话让老师很不高兴。因为在老师看来,连孩子都知道生病看病这么简单的事情,没人需要教。如果你在一件小事上给人提建议,这显然是对其能力的怀疑,会极大地伤害其自尊心。
中国人在餐桌上的好客常常被西方人误解为不文明的行为。因为西方人认为,吃多吃少完全由客人决定,主人没有必要为他添菜添酒;而且,暴饮暴食是一件很丢人的事情,主人也不用在客人吃完后再劝他吃。一位美国客人看到中国的主人不断地为他端食物,心里很不痛快。事后他抱怨“主人把我当猪”。
来自中国的人在鲁豫互相认识时,经常会说:“哦,老兄,你最近又胖了!”或者用关心的语气说:“哥们,你又瘦了。注意身体!”“西方人听到你说“你好胖啊”或者“你好瘦啊”都会觉得很尴尬,很难回答,即使他们很熟悉。
从上面的例子不难看出,文化障碍确实影响跨文化交际。所以有必要研究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
西方文化在许多方面与中国文化有很大的不同。
第一,价值观和道德标准的差异(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的差异)
1.个人荣誉和谦虚
西方人崇拜个人奋斗,尤其以成就为荣,从不掩饰成就后的自信、荣誉感和狂喜。相反,中国文化不提倡炫耀个人荣誉,而是提倡谦虚。
中国人反对卖瓜老婆婆的吹嘘,但中国人的自谦或自我否定往往让西方人不满。“你的
英语很好”“不,不,我的英语很差”;你做得很好,”“不,我不这么认为。这是共同努力的结果。“这种谦虚,在西方人看来,不仅否定了自己,也否定了鉴赏家的品味。这种中国人的谦虚在资本主义竞争市场是行不通的。
2.自我中心与无私奉献自我中心与牺牲
西方人有很强的自我中心和独立意识,主要表现在:(1)为自己负责。在弱肉强食的社会里,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都取决于自己的能力。所以每个人都要为自己奋斗,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2)我不习惯关心别人,帮助别人,但是我不问别人的事情。(3)正是因为以上两点,在西方主动帮助别人或接受别人的帮助往往会很尴尬。因为接受帮助只能证明自己的无能,而主动帮助别人会被认为是干涉别人的私事。
中国人的行为准则是“我是否对他人和社会有用”,个人价值体现在奉献上。中国文化提倡一种高尚的情操——无私奉献。在中国,主动关心他人,给人无微不至的考虑,是一种美德。所以中国人愿意主动关心家庭和私事而不管别人的大事,这在西方会被视为“多管闲事”。
3.创新精神与中庸创业精神VS中庸之道
西方文化鼓励人们创新,做一些前无古人的杰出非凡的事情。然而,中国传统文化要求人们不偏不倚,中庸之道。中国人善于预测未来的危险,更愿意维持现状,维持和谐。
4.个体自由与团结合作个体自由与和谐合作
西方人非常珍惜个人自由,喜欢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单干,不想被限制。中国文化更强调集体主义,坚持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主张荣辱与共、团结协作、步调一致。
二,社会关系的差异社会关系的差异
1.平等意识与等级观念平等观念与阶级观念
西方人有很强的平等意识。无论贫富,每个人都会尊重自己,不会允许别人侵犯自己的权利。同时,每个人都能充分尊重他人。在美国,很少有人以显赫的家世为荣,也很少有人以贫穷的家世为耻,因为他们都知道只有靠自己的努力才能成功。正如一句流行的美国谚语所说,“牛仔只要努力,就能当总统。”(如果努力工作,即使一个小男孩也能成为总统。)
虽然新中国已经成立50年了,但是传统的君臣父子等级观念仍然在中国人的头脑中根深蒂固。父亲在儿子眼里是绝对权威,老师在学生眼里是绝对权威,家庭背景对人的成长还是有很重要的作用。
2.核心家庭和四世同堂与四世同堂
美国式的家庭结构相对简单:父母和未成年子女,称为核心家庭。孩子们一旦结婚,就得搬出去,经济独立。父母不再有义务抚养他们的孩子。这种做法给年轻人提供了最大限度的自由,培养了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但也疏远了亲人之间的关系。
中国的家庭结构比较复杂,传统的幸福家庭是四世同堂。在这样的家庭里,老人帮忙照看孩子,长大后儿孙帮忙赡养老人。家庭成员互相依赖,互相帮助,这使他们彼此接近。但是这种生活方式不利于培养年轻人的独立能力。
三,社交礼仪的差异社交礼仪的差异
中国人见面喜欢问对方的姓名、年龄、公司、收入。西方人讨厌被问到诸如年龄和收入等个人问题。
中国鲁豫熟人总说“吃了吗?”“去哪里?”“上班?”等等。在我们看来,这是一种礼貌的问候,如果你这样问候西方人,“你吃饭了吗?”“你要去哪里?”他们会认为你是想请他吃饭或者干涉他的私事,会产生误会。西方人见面,一般都会打招呼!“你好!”“天气真好,不是吗?”
中国人在受到别人称赞的时候通常会表现出谦虚,有一套谦虚的词汇,比如“羞耻”、“哪里”、“卑微”、“文笔笨拙”。西方人总是愉快地回答“谢谢”,以示接受。
中国人比西方人更少使用“谢谢”,尤其是在非常亲密的朋友和家人之间。西方人整天都在说“谢谢”,甚至在亲戚朋友和家人之间也是如此。
中国人收到礼物,往往会放在一边不看(怕被人说贪心)。西方人收到礼物,要当着客人的面打开,甚至声称是好的。
中国人热情好客,把酒倒在杯子里,一遍又一遍地端上食物。客人不能吃也不能喝,这让西方人觉得很难打交道。
西方人的习惯是:请自便!
当中国人送客人时,主人和客人经常说:“慢点走!”“小心点!”“再见,走好!”“你进去吧!”“请留步”等等。西方人只会说:“拜拜!”“回头见!”“下次见!”“晚安!”
第四,社会习俗的差异
1.对女性的态度
美国女性和中国女性的地位都不高,但是美国女性有幸享受到很多传统的骑士习俗。尊重女性的礼貌在美国社会随处可见:男人为女人开门;扶女士下车;在路上,男人走在外面,女人走在里面,为女人提供保护;当女士进入餐厅时,所有的男士都应该站起来;上餐桌前,男方要为女士拉开椅子,等女士位置好了再把椅子送回到女士背上,请她坐下。
中国社会对女性的关心和礼仪似乎更少,一些专家注意到,相当多带有“女性”一词的汉字含有贬义,如“恶魔、妓女、叛徒、奴隶、嫉妒和妒忌”。
2.对婚姻的态度对婚姻的态度
西方人的婚姻观和中国很不一样。因为他们认为:婚姻纯属个人私事,谁也干涉不了;同时,婚姻不是一个道德问题。一个人有权利选择和自己喜欢的人一起生活,一旦发现现有的婚姻是个错误,他/她有权利做出第二次选择。如果一对情侣爱上了第三者,两个人都不会受到责备。在他们看来,强迫两个不相爱的人生活在一起是残忍的。
中国的婚姻相对稳定。这是因为中国人把婚姻视为生活中的头等大事。大家谨慎对待,慎重选择。一旦决定了,就不会轻易改变。此外,中国人一直认为婚姻是一个严重的道德问题,爱新厌旧或干涉第三被认为是极其不道德的。
了解中西文化差异对于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帮助我们正确理解西方人的言行,在交流的过程中充分理解对方,尊重对方的习俗,从而达到最佳的交流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