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教起源于哪里?
景教是唐代传入中国的基督教聂斯脱里教,即东方的亚述教。聂斯脱里学派的创始人聂斯脱里提出了“基督的二重性”理论,认为圣母玛利亚只生下了耶稣的身体,并没有赋予他神性。公元428年,聂斯脱里成为君士坦丁堡的主教,亚历山大主教希利尔对他发起了猛烈的攻击。公元431年,在以弗所会议上,聂斯脱里被解除主教职务,他的教派被视为异端。最后,聂斯脱里死于埃及,他的教义成了异端。5世纪末,聂斯脱里基督徒为逃避迫害,迁居波斯,在波斯国王的支持下,建立了独立的教会,与摩尼教、祆教一起形成了当时波斯的三大宗教,并流行于中亚地区。
到6世纪末,聂斯脱里学派已经在突厥、康居等地盛行。贞观九年(公元635年),景教僧人阿罗本将此教传入中国。贞观十二年,李世民唐太宗下诏“波斯僧人阿仁来京讲学”,并在长安城中怡宁广场建寺,方便其传教活动。阿罗本将聂斯脱里学派介绍到中国时,以景教命名,以求获得一个光明灿烂的含义。武则天信奉佛教,景教教士斥巨资在洛阳修建了“大周宋德舒天”,阿罗汉国王将景教与佛教结合在一起。武侯对此很高兴,景教继续发展。在皇帝的支持下,景教在中国迅速发展。唐武宗会昌废除佛教后,景教受到很大打击,逐渐衰落。到了元代,景教再次传入中国,再度兴盛。此时的京族基督徒被称为“耶日克文”,享有免服兵役、免纳赋税的特权。随着元朝的灭亡,景教再次衰落。总之,景教起源于叙利亚,是最早进入中国的基督教教派。